高考历史知识点《大众传媒的发展》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九)

时间:2019-12-14 04:32: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以下关于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叙述完整的是?
①让人们及时地了解各地信息,方便为人们的生活
②大大密切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避免了矛盾和冲突
③丰富和发展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
④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题意来看,对大众传媒最完整的叙述是既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也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没有避免矛盾冲突而是加剧了矛盾冲突。所以②错误;还丰富和发展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同时也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以上海为基地,号称清末四大小说的期刊是
①《小说林》?②《月月小说》?③《绣像小说》?④《莽原》?⑤《新小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准确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关键词是“以上海为基地”。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假如你是晚清时期的一名维新派,你会选择什么武器来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
A.电影
B.电视
C.报纸
D.互联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晚清时期的一名维新派”分析可大致确定时间大致是19世纪末。电影在中国大致是20世纪初,A项排除;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是在1958年,B项排除;19世纪末中国报纸事业已兴起与发展,而且是当时主流大众传媒,C项正确;互联网是现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D项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7年夏,易建联成功登陆美国NBA。假如要欣赏易建联所在的雄鹿队与姚明所在的火箭队之间直播比赛,最佳的观看方式是

[? ]


A.电影
B.电视
C.互联网
D.手机电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一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

年份
当年创刊总数
中国人自办报刊
总数
所占百分比
1895
7
3
42.9%
1896
11
7
63.6%
1897
49
45
91.8%
1898
47
39
83%
表5-16-2
*1898年9月21日以后,清政府取缔报馆,捉拿主笔,已不再允许民间自办报刊。
——姚福中《中国编辑史》
材料二?《福报》的宗旨是“欲以开风气,广见闻,速变通,强国势。” ……《广仁报》的内容有论著、时事新闻、地方要闻、中西译述、杂谈等。论著多以外患日急,非变法维新不能挽救为中心问题,意在唤起国人发愤图强,开通风气。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
材料三?中国近代的办报活动,如果从1815年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最初的六十年,没有一份报纸或期刊是由中国人创办或主持的。……从1874年到1895午的二十年间,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总共只有十种……除了香港地区清政府鞭长莫及外,其他地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在专制政权的压制下,寿命都很短暂。……1895年堂堂中华帝国在甲午战争中竟败于东洋“岛夷”之手,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刺激太大了,他们在各地组织学会,采取办报刊、设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图强”。
——姚福中《中国编辑史》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 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 725种,刊物的封面和内容异彩纷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2(必修)·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师用书》
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一、二、三,概述19世纪末中国办报的特点。
(2)根据前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办报的特点的成因。
(3)材料四中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比前三则材料,你得出什么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1)特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中国报业的主体;但寿命大多很短;报刊多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要内容。
(2)成因: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维新派把创办报刊作为宣传变法思想的主要手段;外国人在华办报客观上提供了借鉴;维新变法失败后,报业遭受重创。
(3)主要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
认识: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报刊业的独立与繁荣发展。(言之有理皆可)


本题解析:(1)通过材料一可以看出中国自办报纸的比重逐渐增加,材料二、三说明中国报纸寿命大多很短;报刊多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要内容。(2)结合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经济、政治、思想的变化情况回答。(3)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内容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