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4 04:29:38
1、判断题
下列关于中美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美关系的改善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B.《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结束了中美长达20多年的对抗
C.《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两国建交
D.中美关系的改善成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出现突破和转机的关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错解:D项,认为中共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70年代中国外交出现突破和转机的关键。形成错误的原因:不能够正确认识事物之间的前后关联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荀子的《劝学》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以上言论表达的思想是(?)
A.“性善论”思想
B.“性恶论”思想
C.教育能改变人的本性
D.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出现的情况便可得出荀子重视的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同一中组织同学们研究中外先哲们的思想及其发展,研究课题为:
研究一:春秋战国时期竞相改革的时代潮流,为不同派别的思想家提供了纵横捭阖、游说讲学的广阔舞台。文化觉醒和百家争鸣造就了一批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在中国古代矗立起一座高大的思想文化丰碑。
材料一:诸子名言:
“为政以德”;“克己复礼为仁”。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1)这些思想学术派别的主要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4分)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2)请概括董仲舒的主张。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研究二:?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把握与探索。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认识你自己。”?——以上均摘自必修三教材
(3)判断上述材料分别是哪位先哲的思想?(2分)
(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不断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巨匠,都高举着“人文主义”旗帜,以其小说、剧作宣扬人性。举出小说或者剧作的巨大成就一例。这些巨作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什么?(2分)
(5)17、18世纪欧洲兴起了启蒙思想运动,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为武器去冲破一切禁锢人们思想的网罗,引导人们独立思考。列举出两位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及其重要思想或主张。(2分)
参考答案:(1)儒家:仁政、德;道家:无为;法家:严刑峻法;墨家:兼爱非攻(4分)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1分)(或者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普罗泰哥拉、苏格拉底。(2分)?
(4)薄伽丘《十日谈》或者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1分)核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1分)
(5)①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②伏尔泰反对天主教会或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卢梭主张“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答两点即可得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浙江历代人才辈出,诞生了一批影响中国历史的伟大思想家。下列言论出自浙江籍思想家著作的是
①“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
②“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③“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④“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再现能力。据所学知①是明末清初李贽的观点,李贽为福建人;②为顾炎武的观点,顾炎武为江苏人;③为黄宗羲的观点,黄宗羲为浙江余姚人;④为王阳明的观点,王阳明为浙江余姚人。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垢汝? 问:如何是涅槃?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该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说世间束缚你的人、污染你的人、决定你生死的人都是你自己,体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和王守仁的观点类似。王守仁的心学主张心即理。故选C。A主张天人感应,B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是客观唯心主义;李贽认为阴阳二气产生万物,是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点评:宋明理学是考试的重点。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陆王心学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认为心是世界的本源,心即理也。程朱理学在两宋之际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二者同属于唯心主义但是又不是很一样。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