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九)

时间:2019-12-14 04:20: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经济由于多年沉重和不适宜的战争支出受到了严重损害,我们社会的政治统一遭到破坏,几十年都不会恢复。……根据我的判断,事后证明我们错了。我们过高估计了失去越南对西方安全的影响。
——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
材料二 到1968年,反战示威游行已遍及全国各地。8月,芝加哥的示威者和警察发生大规模冲突,造成流血事件。1969年1月,在尼克松就任总统时,华盛顿上万名群众,高举着“尼克松是头号战犯”“尼克松是亿万富翁的工具”等标语牌走上街头,举行大示威,吓得尼克松只好躲在防弹的“玻璃罩”里发表“就职演说”。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目的是什么。(4分)
(2)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美国及国际局势产生了哪些影响。(10分)



2、判断题  (15分)
材料一(关于朝鲜战争的起因)不应纠缠于谁打响了朝鲜战争“第一枪”这一表面问题,而应将目光集中在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上,这就是:朝鲜人民军在1950年6月25日大举越过三八线这一军事行动,得以实现的条件和前提是什么?在这个问题的指导下,朝鲜战争起因的研究很自然就成为朝鲜战争前后国际关系的研究。朝鲜战争最深刻的起因在于战后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所控制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格局,这种格局在朝鲜半島就表现为围绕“三八线”展开的美苏两国外交争斗和南北朝鲜的军事对峙。“朝鲜南北双方都有意通过武力将自己的理想、权力和制度扩展到整个朝鲜半島多从而实现民族的统一”。
-一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
材料二 关于朝鲜战争的结局,主要有三种看法:有人认为胜利属于中朝一方;也有人认为双方在战场上打了个平局;还有人认为美韩一方取得了胜利。这三种观点,虽然结论不同,但是在对战争胜负进行判定时,却大多采用同一种方法,就是以某种““数量分析”来”计算胜负。于是对朝鲜战争胜负的争论,就变成了诸如战争双方谁死伤的人多,谁消耗的资源多等问题的争论。应该说,以“数量分析”计算战争胜负的方法,在一定情况下的确是有意义的。但“数量分析”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滥用,否则就会得出歪曲历史的结论。判断胜负的主要标准应该是战争双方战争目的的达成情况。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认为应从哪个角度研究朝鲜战争的起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8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在对“朝鲜战争胜负”的判定上存在的两种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作者的判定标准,论证朝鲜战争的结局为中朝一方胜利的观点的合理性。(7分)



3、判断题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12年3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叙利亚问题联合特使的“主席声明”。该声明内容主要是在尊重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基础上,欢迎安南被任命为联合特使。声明表示,安理会将全面支持安南的斡旋工作,并呼吁叙利亚各方面积极配合安南的和平行动。
主席声明在内容上较西方提出的决议草案具有以下几点主要变动:第一,强调尊重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第二,没有包含或者暗示涉及政权更迭的内容;第三,没有涉及武力干预、制裁或威胁使用制裁的内容;第四,没有片面地向叙利亚政府施压或者使用强烈谴责叙利亚当局暴力镇压等内容。
(1)根据材料归纳联合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6分)
(2)与国联相比,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联合国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原因是什么?(9分)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材料2、“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这是阿拉法特生前最著名的一句话,也是他临终前最大的愿望。
材料3、他最后唱的歌是和平之歌,他把歌词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但是子弹射穿了口袋里的歌词
——以色列外交部长佩雷斯纪念拉宾的讲话
材料4、

2007年11月27日,在中东问题安纳波利斯会议上,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右)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左)互致欢迎。美国总统布什已邀请二人28日到白宫举行三方会谈,正式启动巴以和平谈判。
——新华社图
(1)材料1中的三个主要人物是谁?
(2)材料1与2之间是否有联系?阿拉法特的愿望现在是否实现?
(3)现在解决巴以关系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4)拉宾是以色列的和平使者,他的遇刺说明了中东的和平不是一帆风顺的,材料4表明,尽管战争在继续,但和谈仍然也在继续,请你归纳一下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时,美第8集团军运筹小组通过收集志愿军入朝参战后与美军交战的全部战斗记录,发现了一组至关重要的数字:从1950年年底到1951年年初,中方军队3次大规模攻击持续的时间都是8天。……李奇微(美第8集团军司令)头脑中随即形成对付志愿军“礼拜攻势”的有效方法:当志愿军凶猛的“礼拜攻势”接近尾声的时候,联合国军队再将强大的反击力量投入前沿,向弹尽粮绝的志愿军反扑上去,把志愿军死死缠住。
——《中国青年报·上甘岭战役上了中美两军的军事教材》
材料二 1991年海湾战争中,……一辆M1A2坦克跑半英里就要消耗一加仑汽油。两个“阿帕奇”直升机营一个晚上的加强飞行就能吞噬掉60000加仑的JP-8油。虽然美军在伊拉克战争开战前已经特意铺设了一根输油管道到科威特北部,不过,大量的加油任务还得由无数的5000加仑容量的加油车完成。还有2500加仑容量的加油车提供辅助。如果一天没有油料和饮用水,美军自身生存都难以为继,更不要说作战了。
——凤凰网军事频道《防务新观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造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攻势仅能持续8天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则材料均体现出了何种战争理念?请再举出一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