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五)

时间:2019-12-14 03:57: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无论学习还是研究历史,都离不开材料的搜集和甄别。以下能证明铁较易冶炼的是
A.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是氧,但就中个地球而论铁是最多的元素
B.普通工匠在手力鼓风机的小型泥炉内经低温还原法就能制成铁
C.古代较好的钢有中国的镔铁、制作大马士革纹刀的印度钢
D.最初所用的铁是陨星里的自然铁,要经过加热和锤击处理,但这东西太稀罕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综合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题干要求回答的是反映铁较易冶炼的选项。依据图片、比较四个选项,不难发现B项工艺水平和条件都比较简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日伪政权在沦陷区开设满洲中央银行、中国联合准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目的是
A.攫取中国的资财
B.向沦陷区输出资本
C.控制沦陷区工矿企业
D.建立东亚新秩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认识和理解能力。C、D与题目不符容易排除。B项迷惑性较强,要求学生必须正确理解资本输出这一概念。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国家是别国经济侵略的一种主要方式,资本输出主要形式有:投资设厂、贷款,采矿等。日伪政权在沦陷区开设满洲中央银行、中国联合准备银行等金融机构主要是滥发纸币,强制人民使用,所以不是输出资本,而是直接攫取中国的资财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思想不包括
A.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C表述错误,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片面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是在探索中的严重失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面是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两幅新闻报道图片,它们所反映的历史面目

A.左图是虚假的,右图是真实的
B.左图是真实的,右图是虚假的
C.左、右图都是虚假的
D.左、右图都是真实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跃进”。左图“水稻亩产三万多斤”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报道是虚假的;“大跃进”时期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右图居民把家里的铁具送去大炼钢铁的场面是真实的。故选A。
点评:“大跃进”运动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工业几年内赶英超美;农业“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它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架设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这是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
开端,这条电报线位于今天的
A.广东
B.北京
C.台湾
D.江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877年台湾归福建管辖。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