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十)

时间:2019-12-14 03:57: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对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B.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C.都是从南方开始的
D.都与孙中山有关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取得了胜利,所以A项叙述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是“1955—2000年日本GDP增长率变化表”。下列关于图中圈出时段日本经济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采取了“多市场,少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
B.日本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C.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发展速度开始下降
D.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大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图中圈出时段是20世纪60年代,1969年,日本经济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大国,故D项正确;A项是英国撒切尔上台后的经济发展战略,排除;50年代日本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故B项错误;C项发生在90年代初,故C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面是新中国成立至2008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统计表

年份
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949年
117000
0.029%
1998年
3400000
5%
2002年
17000000
15%
2008年
20210000
23.3%
上表说明
A.1949—1998年是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年平均增长率最快的时期
B.1998—2002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入学年平均人数增长最快的时期
C.2002—2008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入学年平均人数增长最快的时期
D.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每年增长近0.5%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49—1998年增长率尽管从0.029%增长到5%,但是中间是大约50年的时间,所以不是平均增长率最快的时期,相反1998—2002年中间4年的时间,增长率由5%增长到15%,是最快的,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材料表明了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正谋求政治上的相应地位,故选B项。
点评: “冷战”开始之后,由于对抗苏联的需要,特别是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得美国开始改变对日政策,由经济制裁转为经济扶持。这就为日本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日本自身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4分)关于全球化起始时间,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从现有资料看,人们对全球化起始时间的认定大致有以下四种不同意见:
①全球化起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标志。
②全球化起始于18世纪中后期,以工业革命为标志。
③全球化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2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为标志。
④全球化起始于冷战结束后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及中国的变革为标志。
请回答:(1)请从这四种观点中任意选取两种,并分别阐述其合理性。(10分)
(2)美国教授罗宾逊认为“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的扩展。”你同意其观点吗?阐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1)(本题任意选取二种观点,每点5分,共10分。超出2种不记分))
第一种:随着地理大发现,人类才真正开始全球范围内的交往;(2分)世界贸易热潮和全球殖民掠夺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发生;(2分)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国家走向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时代。(1分)
第二种: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确立,突破地域局限走向全球;(2分)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及世界市场,开辟了真正意义上的全人类普遍交往的时代。(3分)
第三种:美元与其他货币实行浮动汇率,西方资本跨国自由流动,这时才真正实现了资本流动的全球化;(3分)日本、西欧崛起,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2分)
第四种:苏东剧变和中国走向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才取得了绝对优势,全球一体的市场经济才得以形成;(3分)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全球一体化。(2分)
(2)不同意。
理由:①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相互影响和促进,走向相互融合与共同发展的过程。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是现阶段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力量,但不是唯一因素。③全球化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但市场经济并不等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也是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只要回答其中任意2个方面,即可给4分,其他合理表述同等给分)
同意。
理由:①全球化是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其实质是商品、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②全球化是伴随着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等资本主义发展史上重大历史事件而不断深化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具体体现。③全球化过程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的过程。(只要回答其中任意2个方面,即可给4分,其他合理表述同等给分)
说明:若考生一分为二辩证地评价罗滨逊的观点,也可参照上述两个方面的理由酌情给分。本问满分不得超过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关于全球化的几个不同观点,属于开放性题目,难度不大,只要在分析的时候能自圆其说即可。如,在分析“全球化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的扩展”这一问题时,如果回答是,则时间的侧重点应集中在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如回答不是,则要答出还有其它生产方式对于全球化的推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