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北魏孝文帝改革》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12-14 03:19: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据吐鲁番、敦煌出土文书,武周时出现了“括户逃使”和“括户采访使”等新职衔,其职责是调查登记逃离本土的农户情况。这说明下列哪些制度已受到破坏
①均田制 ②租庸调制 ③两税法 ④方田均税法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许多逃避战乱的农民投奔他们,成为坞堡中的一员。坞堡主又称为宗主,与堡户结成牢固的依附关系。北魏统一北方后,无力消灭遍及大河南北的坞堡,被迫承认坞堡组织的合法性。北魏政府任命这些坞堡主为地方行政官员,由他们代管征收赋税和徭役。这就是宗主督护制。宗主督护制作为地方基层政权,有许多的弊端,宗主往往隐冒户籍,“五十、三十家为一户”,借此逃避赋役。
——张文喜、刘焕曾《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可知,北魏的基层政权实行何种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制度的推行有何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的推行与孝文帝改革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宗主督护制。
(2)剥削农民,隐冒户籍,逃避赋税,造成国家税收的减少,也造成地方割据势力。
(3)它的推行激化了矛盾,改革迫在眉睫,致孝文帝进行改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北魏时期,“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孝文帝即位后却纷纷“始返旧墟”,其主要原因是
[? ]
A.均田制的推行
B.民族融合的加深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社会风俗的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南朝谢灵运曾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
A.汉族对鲜卑族的沉重剥削,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B.鲜卑族对汉族的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C.鲜卑贵族对平民的压迫,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D.迫使北魏统治者实行宗主督护制来缓和矛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 ]
A.东周平王?
B.东汉光武帝 ?
C.曹魏文帝?
D.北魏孝文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