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4 03:08:55
1、判断题 (15分)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⑴ 有人认为:“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简述理由。(7分)
⑵ 中途岛海战美国为什么会以少胜多?结合现代战争的特点谈谈你的想法。(5分)
⑶ 中途岛海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⑴ 不正确。战争虽然起到了加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作用,但是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以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罗斯福与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等。(7分)
⑵ 美军破译了日军密码,掌握了日军作战计划,伏击日军取得重大成功。现代战争运用高科技手段,信息之争更为重要。(5分)
⑶ 中途岛海战后,太平洋战场的形势发生重大转折,美国易守为攻。(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到:“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
A.吞并奥地利
B.割占苏台德地区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波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及运用二战前后德国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顾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这个计划是指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因为在慕尼黑协定签订后的第二年3月,德国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因此C符合题意。其它均是错误的。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是台湾回归的重要场景,它表明被日本占领了50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是在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德国法西斯头子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 ( )
A.吞并奥地利
B.割占苏台德地区
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进攻波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前法西斯的侵略。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会议。会上擅自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以满足德国的要求。但德国在1939年3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即“元首更大的计划”。在结合材料中“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的提示,正确答案应是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两国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竭力避免战争,维护既得利益
B.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法西斯欲望
C.打击进步势力,维护资本主义
D.赢得备战时间,准备与法西斯斗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任何一国的外交政策,根本目的都是维护其国家利益。A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