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4 03:08:55
1、判断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慕尼黑协定》主要内容有: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德军于1938年10月1日-10日分阶段完成对上述地区及其他日耳曼人占居民多数地区的占领,这些地区存在的任何设备必须完好地交给德国。
孙红旗在《苏联与绥靖政策》中指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慕尼黑协定》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欧洲大战前夕绥靖政策的典型表现,或者说苏德条约是继英法之后苏联掀起的又一个绥靖高潮。
材料二?王芝在《条约有利于世界人民》中论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外交利用帝国主义营垒的矛盾,取得有利的国际环境的一大胜利。俄罗斯领导人普京在波兰《选举报》发表文章,谴责了1939年签署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承认莫斯科与希特勒的交易“不道德”,但表示苏联“当时别无选择”。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回答《慕尼黑协定》签署的目的;分析苏联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9分)
参考答案:(1)目的:祸水东引让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2分)
原因:《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2分)苏联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避战自保,以赢得备战时间(2分)
(2)利:使苏联获得了暂时的和平;打破了帝国主义对苏联的包围;使苏联赢得了备战时间,为后来取得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5分)
弊:牺牲了小国利益,这是对法西斯势力的又一次绥靖,使德国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4分)
本题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英法与德国签订慕尼黑协定》签署的目的是祸水东引让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而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是《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苏联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避战自保,以赢得备战时间,两份条约都是绥靖政策的表现和结果。(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具有两面性,即一方面使苏联获得了暂时的和平;打破了帝国主义对苏联的包围;使苏联赢得了备战时间,为后来取得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另一方面牺牲了小国利益,这是对法西斯势力的又一次绥靖,使德国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点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长期以来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对其的考查进入了选修层面,但不能忽视的是这两次重要战争对世界造成的影响直至今日仍旧存在,尤其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仍有必然对其进行深刻反思。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
①壮大了世界进步力量,推动了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
②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和平的基本价值
③摧毁了世界法西斯主义和殖民主义
④促进联合国的成立,形成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新机制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组合型选择题,用排除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只是摧毁了世界法西斯主义,而殖民主义最终被摧毁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③不符合题意,排除③,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约翰·科斯特洛在《太平洋战争(1941-1945)》中有如下统计记载,其统计的历史事件是( )
日本损失:飞机29架,5艘袖珍潜艇。
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损失:
战列舰沉没 | 加利福尼亚号、俄克拉何马号、西弗吉尼亚号、亚利桑那号 |
战列舰重伤 | 马里兰号、田纳西号、内华达号严重受损、宾夕法尼亚号轻伤 |
其它舰只 | 犹它号靶船沉没、另有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以及3艘其它舰只被炸伤 |
飞机损失 | 232架 |
人员损失 | 官兵约2400人死亡,其中约1000人死在亚里桑那号上, 近2000人受伤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来看,日军损失极小,且主要是飞机;美军损失巨大,尤其是战列舰,由此判断是珍珠港事件,D项正确。AB两项作战双方不符,C项与材料中损失对比不符。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从1931年日本人入侵中国东三省到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那些想要打乱国际秩序的人都曾使用过武力,而那些希望保持住国际秩序的人却从未动过刀枪。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就此被那些从不接受上次和约的国家发动起来了。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为何要“打乱国际秩序”?(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日本侵略扩张之时,“希望保持国际秩序的人”所采取的政策及其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对包括《九国公约》等在内的国际和约不满;受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日本军国主义的推动。(6分)
(2)政策:绥靖。(2分)
影响:助长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分)
本题解析:
(1)该问考查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日本要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直接原因: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其他原因——对包括《九国公约》等在内的国际和约不满。
(2)“希望保持国际秩序的人”指的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面对日本等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英法美等国为了避免战争,保住既得利益,同时将祸水东引,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这一政策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40年日本天皇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说明( )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
B.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C.中国战场始终牵制和消耗着日本的主要军事力量
D.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B、D三项虽符合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和作用,但与题干材料的观点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