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12-14 02:53: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我们说王阳明的心学已经走向极端,主要是指这种学说 ( )
A.极力维护君主专制
B.主张意识第一,物质第二
C.主张人们忍耐.顺从
D.完全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



2、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繁荣,但此后却是2 000多年如“万马齐暗”般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有1956年的昙花一现,再到改革开放以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思想文化现象与国家的政治政策息息相关
B.领导者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程度
C.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百家争鸣”出现的因素之一
D.不同时代“百家争鸣”所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



3、判断题  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说:最近最热的一个词大概就是“救市”,而在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一个需要——救世。其中孔子开出的“救世药方”是
A.用“仁”“礼”规范社会秩序
B.倡导“仁政”恢复和扩充人性
C.“君舟民水”的统治理念
D.施政者讲求“王道”“仁义”



4、判断题  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而现行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A.唯物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革命史观



5、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书同文”原本是孔子提出的文化理想。孔子的孙子子思作《中庸》,引述孔子的话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当时主要是小篆和隶书。大约郑重的场合用小篆,一般的情况用隶书。
不过,所谓“书同文”,因秦王朝统治之短暂,并没有真正完成。“书同文”的事业在汉初继续进行,实际上到汉武帝时代才可以说逐步走向定型了。经过了这一转折,汉代的文字和先秦的文字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以致汉时的学者已经难以通晓先秦的文字。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1)据材料概括“书同文”的历史进程。(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书同文”。(9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