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14 02:53: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A.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B.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
C.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以B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中国十三大,所以C不正确,全面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所以D不正确,中共八大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探索,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大好处是
A.是真正的民主,可以保障所有人的利益
B.避免了党派间的斗争,有利于稳定政局
C.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D.可以限制王权,资产阶级的利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人类社会是在矛盾冲突中不断向前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年10月12日为“哥伦布日”,是一些美洲国家的节日。“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高声赞美之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
(1)哥伦布最重要的历史活动是什么?在评价哥伦布时,布什与查韦斯为什么会尖锐对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2)有人提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依据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指出,对经济全球化有哪两种对立的观点?各自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有关调查显示,在造成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中,有80%是发达国家在最近二百年的发展中排放的。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京都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2009年底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议题上分歧严重,在最终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
(4)发达国家为什么“在最近二百年的发展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说明,世界各国对应对气候变化有哪些共识和分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历史活动:开辟到美洲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布什:新航路的开辟将世界的发展由孤立推向统一,推进了人类近代社会发展。查尔斯:新航路的开辟同时也给美洲带来了种族灭绝的灾难。
(2)依据: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两极格局的解体;各国普遍建立起来的市场机制;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区域集团化的加强;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3)观点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据: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观点二:是发达国家进行新殖民扩张的手段。依据: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4)经过两次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确立主导地位,蒸汽机、重工业、新兴化工和石油工业和新式交通运输业的日益发达。
(5)共识:减少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分歧:在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方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体现了古希腊人追求卓越、现世娱乐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的核心是
A.建功立业
B.人文精神
C.民主法制
D.忠于信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追求……现世娱乐”可以看出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表达两岸亲人因不能正常联系而产生的浓烈的思想愁绪,这种局面的改变最早得益于
A.1945抗战胜利,台湾回归
B.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
C.80年代初三通政策,允许探亲
D.1992年“九二”共识的提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台湾和大陆的关系的改善最初是在80年代初三通政策,允许探亲,其中A当时大陆和台湾之间是敌对态度B当时并没有改善关系C正确,D“九二”共识提出的是“一个中国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