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1 10:16:37
1、判断题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新青年》在北大创刊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宣统帝退位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重大史实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礼,以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B正确;《新青年》在上海创刊,A错误;宣统退位是在1912年,C错误;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发表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从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首次把世界唤作“地球村”起,一些富于文化敏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西方史学家就感到了一种必要,那就是必须突破19世纪以来国别史和西方中心论传统,从文明比较的角度重写世界史,以便提供某种参照,对“地球村”中某种健康的共同文化的培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方中心论传统史观需要突破
B.强调本民族史是每个史学家的责任
C.保护多元文化有助于国际合作
D.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的文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必须突破19世纪以来国别史和西方中心论传统,从文明比较的角度重写世界史”说明了坚持从世界文明融合的角度从新看待历史,历史学家不可抱残守缺只注重强调从本民族史出发去研究历史,答案选B,A C 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的出题角度主要是考查对文明史观的内涵的理解,这一成为当下高考历史理论考核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准确把握各个史观的内涵是解答此中提醒的基础和关键,希望引起高度关注,常见的五大史观是:整体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和社会史观。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A.中共八大在正确分析社会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发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动“文化大革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的两千余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的特征是?
①皇帝“家天下”?②中央集权制度?③官僚制度?④“多民族”与“大一统”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冷战时期,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包括
①发动侵朝、侵越战争?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与苏联缓和关系
③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④对中国大陆实行全面经济封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两个限制条件,一是时间限制,即冷战时期;一是内容限制,即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政策。按时间限制条件看,①②③④都符合;按内容看,②不属于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政策,故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