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五)

时间:2019-07-11 10:16: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  
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2 、判断题  (16分)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挟其大量余资,与新式机械在通商口岸渲染了些资本主义的色彩。……欧战爆发后,列强无暇东顾,因此中国幼稚的民族工业,乘机抬头,使中国渲染了很浓的资本主义色彩。……于是农村中的劳动力,初则剩余的劳动力都涌到了城市里去了,继则农村中的青年劳动力,即生产中的中坚分子羡慕着都市的繁荣,投身工业的比较能够多得些工资,也都向都市乱涌,向资本家出卖其劳动力,终则以农村衰落,而建筑于农村上的工业,日形没落……,因此,从农村涌到都市的劳动者,都成了可怜的失业之群。所以农村劳动力胡乱的涌进都市,一方面,使农村中失却生产的中坚份子——青年劳动力,而另一方面产生了大批的失业之群,这当然是人口变动的变态。
——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农村人口迁移对经济方面的影响。(4分)?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城镇迁移人口的演变

期间
迁出入
农村(县)
市、镇
农村迁入市镇人口
万人
%
万人
%
万人
%
1982-1987
迁出
2076.02
67.99
977.24
32.00
1545.19
74.143
迁入
721.50
23.63
2331.69
76.37
1982-1987
迁出
2310.11
62.48
1279.00
37.50
1671.82
78.48
迁入
590.47
17.30
2822.79
82.70
1990-1995
迁出
1985.55
59.75
1337.43
40.25
1194.71
60.17
迁入
948.55
28.56
2374.02
71.44
1995-2000
迁出
7316.24
58.70
5148.17
41.30
55065.50
68.96
迁入
1710.94
11.85
12728.14
88.15
(2)结合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人口迁居城市的原因。(4分)
材料三:有学者在研究“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这一主题时,得出如下结论:中华文明转型路径的独创性,首先表现在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转型的主要得益者。
——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
(3)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两个史实说明农民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6分)



3、判断题  《贞观政要》卷一记载,唐太宗统治期间:“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长空,牛马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斗米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表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如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对此材料反映的本质意图是(? )


A.唐太宗统治期间,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贞观年间粮食用过于求,社会和谐
C.唐太宗时期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D.对统治阶级歌功颂德



4、判断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我们的经济特区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管理下的对外经济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补充的一种形式。就某些形式和内容看来看,类似国外的“出口加工区”,但我国的经济特区不仅搞出口加工,还搞各种行业的综合经营。就是说,即办工业,也办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同时还办文化、教育、科研事业,以及农业、畜牧业和养殖业等。而总的原则是以工业为主,带动其他各产业的全面发展。
——穆中魂《从深圳经济特区看我国对外开放政策》
材料二?除现在的经济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但如果将来沿海地区搞好了,经济发展了,有了条件,收入就可以高一点,消费就可以增加一点,这是合乎发展规律的。要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这是个大政策,大家要考虑。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
材料三?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经济特区具有哪些特点?(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2分)
(2)结合材料二及相关史实,说明我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并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2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长期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4分)
(4)结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相关史实,谈谈我国 “以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的具体表现,并列举其所取得的两项成就。(4分)



5、判断题  孟子曾用“金声玉振”来形容孔子的思想:“金声(奏乐开始)也者,始条理也;玉振(奏乐结束)之也者,终条理也。”主要指孔子思想(?)
A.集先贤古圣之大成
B.以“乐”为核心
C.能陶冶人的性情
D.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