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7-11 09:58: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写到:“盖(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此话属于
A.历史事实
B.一手史料
C.史料解释
D.历史评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历史事实是指一系列曾经发生或存在过的真实情况;B项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史料,一般来说,一手史料要比二手史料更准确、可信;C项史料解释,是指后人对历史资料的阐释和解读;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的价值性认识,重在给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局限等的认识,是史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环。根据材料的阐述,赵翼的话明显是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评价。因此,D项为正确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①农村手工业者日益趋于破产②人民负担加重?
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为民族工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基本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要全面认识列强入侵对中国产生的两面性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 “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
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
C.董仲舒的新儒学
D.二程朱熹的理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董仲舒的新儒学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其目的是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政治上主张实现大一统,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专制;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维护思想上的封建专制。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礼法并用”,二程朱熹的理学把儒学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一场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与当前学术界主流观点明显不符的是
[? ]
A、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刃剑”
B、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
D、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86年吉林省利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前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推动了哪项制度的改革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