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3:02:02
1、判断题 1939年冬。毛泽东指出:“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两个伟大的革命到达彻底的完成,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能够担负的。”材料中毛泽东
A.提出了中国革命的目标
B.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起的策略
C.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D.强调了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先锋队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能够担负的”可以看出,毛泽东强调了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故选C。A项说的是革命的目标,材料未体现;B项说的是革命的策略,也未体现;D项说法正确,但是毛泽东在材料中并未说共产党中的无产阶级的作用。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是以实事求是作为理论精髓。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近现代史上四种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A.罗斯福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戈尔巴乔夫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具有市场导向性,建立中华民国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但不具有权威整合能力,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罗斯福模式动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使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戈尔巴乔夫模式既缺乏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也缺乏市场导向性。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井冈山革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A项不符合井冈山革命道路,故不选;B、C两项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故不选;井冈山革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符合的产物,故本题的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说:“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其实质是指(?)
A.中共探索出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B.南方农村革命根据地将不断发展壮大
C.红色政权粉碎了国民政府的多次“围剿”
D.边界是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2分)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也是新中国的缔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捍卫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了维护革命的三民主义,为了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和抗日的民主团结……从1939年下半年,共产党人连续发表一系列文章,阐明自己关于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观点。其中主要有1940年2月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纲领是:把操纵国计民生的即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收归国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此基础上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经济;允许那些不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纲领是:……即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的时代背景和目的。(6分)
(2)概括材料二中毛泽东阐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理论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创立新中国时是如何实践的?(本题摘抄原文不得分)(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看,体现了毛泽东怎样的创新精神?(2分)
参考答案:
(1)时代背景: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调整对内政策。(3分)
目的: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日寇,实现民族独立;为建立新中国创造条件。(3分)
(2)特点:政权上,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阶级的联合专政;经济上,国营经济为主体的各种经济并存发展;文化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3分)(以上各点摘抄原文不得分)
实践: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1分)
(3)精神:具体国情与革命理论相结合: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2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抓住题干中的时间1940年,联系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可归纳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调整对内政策;第二小问目的可以从材料一中“为了捍卫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了维护革命的三民主义,为了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和抗日的民主团结”的信息,结合抗战的时代背景,可概括出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日寇,实现民族独立,为建立新中国创造条件。
(2)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二中“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可概括出政权上,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阶级的联合专政;从“经济纲领是:把操纵国计民生的即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收归国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可概括出经济上,国营经济为主体的各种经济并存发展;从“文化纲领是:……即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可概括出文化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第二小问实践,联系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的相关史实可归纳出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3)从材料一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出的背景和目的,结合毛泽东思想的特点,可归纳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从材料二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可归纳出具体国情与革命理论相结合。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