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7-03 02:47: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图为历史上某次战争的形势图。从图中可以得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A.沙俄政府在东线反击德军
B.战场形势迫使俄德双方最终妥协
C.莫斯科人民积极抵御德军入侵
D.苏联红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由图中的国家名称“奥匈帝国”可以判断此战争发生在一战期间,又有地点“莫斯科”可以判断此战争是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
该图上奥匈帝国告诉了我们时间在一战期间,选项BC符合,但图中阴影部分原属俄国范围,现为德国占领,依据所学知识,十月革命胜利时,苏维埃俄国迫切需要退出战争赢得和平,1918年3月,苏俄政府在布列斯特与德国签订和约,规定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一部分属德军占领,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评论说:“真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4年8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该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材料二 1915年1月和1916年初,威尔逊曾两度派遣他的顾问豪斯前往欧洲调查。但是,豪斯在与英国和德国两方面接触以后,得出了“在付出了这么多生命财产的代价后,没有人肯轻易地接受无结果的和平”的印象。
材料三 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只有2 700万美元。
——以上材料均摘自《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美国对欧洲战争的政策是什么。从材料中找出美国采取这种政策的优越条件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豪斯的“印象”是否正确?为什么?(3分)
(3)材料三与材料一有何矛盾之处?这种矛盾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结果如何?(4分)


参考答案:(1)中立政策。“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
(2)正确。由于这场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因而在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双方都不肯中止战争。
(3)材料一宣称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材料三则反映出美国利用中立地位积极同交战各国做生意,并表现了倾向和支持协约国的态度。这种前后矛盾的表现已说明美国统治集团不甘心置身事外,而是打着中立的旗号,积极参与战争。1917年美国便迫不及待地参加了对德作战。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析能力。第(1)问可从材料一归纳出“中立”政策,“条件”可从位置考虑;第(2)问可从材料二中提炼有效信息回答;第(3)问可以比较两段材料总结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7分)
(2)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1)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建立了针对俄国、法国的三国同盟,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为了对付三国同盟,英国协调了同法俄的关系,签订英法、英俄协约,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7分)
(2)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制造事端,最终导致战争发生;巴尔干是帝国主义矛盾的焦点,战争从这里蔓延;“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8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英日同盟”的缔结
B.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
C.法、俄军事协定的缔结
D.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是以出现两个国际性相对立的军事组织为标志的,1892年法、俄军事协定的缔结就标志着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只是壮大了某一个军事集团.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不论从欧洲的角度,还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引人注目。”其“转折”表现为
①由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到两种社会制度并存
②新建立的国际组织有效地防止了世界性战争的爆发
③欧洲中心地位动摇,大多数国家成了债务国?
④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 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是四选三式的组合型选择题,用排除法。通过辨析可知,②错误,因为新建立的国际组织——国联,名义上宣布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实质是英法操纵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对日本侵略中国、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都没有起到防止战争的作用。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国联宣告解散。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