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7-03 02:47: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决定在1944年内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考查1944年内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在哪次会议中决定的,联系教材可知,开罗会议决定对日作战到底,直到其投降,德黑兰会议主要通过对德作战一致行动直到打败它,并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而雅尔塔会议主要内容是彻底消灭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波茨坦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精神,并发表促令日本投降的公告,此题答案为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中召开的重要会议相关史实尤其是其内容是否掌握,考查的是识记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B 战争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C 马恩河、索姆河战役都发生在西线战场
D 战争进入僵持局面,对同盟国十分有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属于英美联军共同的军事行动有
①西西里登陆
②中途岛战役
③易北河会师
④诺曼底登陆
⑤阿拉曼战役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英美联军展开的共同军事行动有哪几个,联系教材可知,西西里岛登陆和诺曼底登陆是其联合行动,而中途岛海战是美军对日本的一次重大胜利,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易北河会师是指1945年4月,美苏军队在欧洲大陆上的一次重要胜利,此后月底希特勒即自杀身亡,苏军攻克柏林,所以此题正确答案为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各次战役的参加国是否掌握,考查的是识记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奥斯曼帝国,它的阿拉伯属地几乎全部为英军控制。英国占有中东的心脏地带巴勒斯坦面临三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一是声称自己在此地有最大传统利益的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法国,二是以魏兹曼为首的锡安主义(又称犹太复国主义)者,三是以费萨尔为首的阿拉伯民族主义(阿拉伯人反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发展的一种现代社会政治思潮)者。为了对付这三个对手,1917年11月2日,在英军向巴勒斯坦迅速推进之际,英国政府正式发表了《贝尔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但必须清楚地理解,绝不应使巴勒斯坦现有非犹太社团的公民权利或宗教权利或其他任何国家内的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受到损害。”
——《从〈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看大英帝国所主导的犹、阿“合作”》
材料二?1918年11月,费萨尔和魏兹曼双双到达伦敦,以“阿拉伯人的好朋友”著称的T?E劳伦斯为阿、犹合作积极奔走┉┉1919年3月,《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在伦敦正式签订┉┉其中第3条款的内容是“在制定巴勒斯坦宪法和行政管理中,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应该保证英国政府1917年11月2日的宣言得以有效执行”。第4条款的主要内容是“所有应该采取的必须措施是,鼓励和促进大批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并尽可能地通过密集定居和精耕细作把犹太民安置在土地上。在采取这些措施时,阿拉伯农民和佃农的权力应该受到保护,应该帮助他们尽快地发展经济。”
——《从〈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看大英帝国所主导的犹、阿“合作”》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犹、阿矛盾产生的原因,说明《贝尔福宣言》关于犹、阿矛盾解决方案的实质。(9分)
(2)据材料二回答,《魏兹曼一费萨尔协定》的签订是否有利于犹、阿合作的实现并说明理由。你认为要实现犹、阿合作,国际社会应该怎样作为?(6分)


参考答案:(1)原因:民族矛盾、宗教因素、大国控制、历史因素(6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实质:对阿、犹双方分而治之。为英军占领巴勒斯坦赢得政治上的话语优势。
(或答为英国插手该地区事物创造条件)(3分)
(2)答案一:有助于犹、阿合作的实现(2分)。因为协定的签订本身就已说明两个民族之间的冲突有避免的可能。(2分)(或其它言之有理的理由即可)
答案二:无助于犹、阿合作的实现(2分)。因协定在合作问题上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方案,只是一纸空文。(或其它言之有理的理由即可)(2分)
国际社会应有的作为是:积极促成两个民族的和解,摒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或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全面干预经济是新政影响中最为深远的一项
C.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D.新政的目的是为了阻止日益高涨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考察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一)进步性:1、直接影响: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2、间接影响: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3、深远影响: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二)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故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因此D表述错误。
考点:罗斯福新政
点评: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此种题型也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异,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就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是在题干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提示语。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