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2:46:02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并导致会议无果而终。在此后的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
材料2 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2005年12月13日正式在香港举行,反对世贸大型活动,当天下午二时许在维多利亚公园集合,逾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示威者齐集在维园球场内,包括约十名韩国农民,部分示威者穿起民族服饰,带备各式各样的工具,例如写上反对世贸的红色大气球、形象丑陋的蜘蛛模型、写着反对世贸标语的各式横幅等,为集会和游行增添色彩气氛。集会为时一个多小时,下午三时十五分左右,游行队伍在穿上黄色背心的纠察带领下,和平有序地离开维园,经轩尼诗道游行至政府总部。
——网络新闻
材料3?反经济全球化示威
请回答:
(1)反经济全球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2)如果你是一位发展中国家的官员。你应从哪些方面来劝说本国人民退出反经济全球化运动?(8分)
参考答案:
(1)主要原因:①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贫富差距,发达国家受益最大②全球化还造成巨大的生态破坏。 ③某些国家利用“全球化”达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目的。(6分)
(2)①从人类的历史进程看,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2分)②全球化进一步促进了各地区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2分) ③发展中国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的政策,趋利避害、化害为利,积极主动中谋求发展。(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右图为2009年11月15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古代书院(二)》特种邮票1套4枚,分别展现了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江苏泰州安定书院、江西铅山鹅湖书院、海南儋洲东坡书院的风貌。其中鹅湖书院因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与心学创始人陆九龄、陆九渊兄弟的“鹅湖之会”而享有盛名。下列关于古代书院及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一般为著名学者私人创建或主持,宋代最为兴盛
B.书院重视学术交流和论辩,提倡独立研讨,课程也较灵活,允许各有侧重,发挥专长,而且师生关系比较融洽
C.“鹅湖之会”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朱熹强调“格物致知”,陆氏兄弟主张“发明本心”
D.程朱理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陆王心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特点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自力更生与争取苏联援助相结合
C.加强民主与加强法制相结合
D.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核心内容是“一化三改”,一化是发展生产力,三改是变革生产关系,所以反映出的特点是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党在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使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战后开放的商埠均以沿海为主内地为辅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的三次大规模侵略战争,除了攫取大量政治经济权益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迫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从而成为资本主义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这也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所以A项表述符合题意和史实,B项说法错误,直至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自然经济才完全解体,C项表述不够准确,第一次鸦片战争并未开放内地通商口岸,D项也只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73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
B.中央及时粉碎了林彪集团
C.人民掀起了四五运动
D.周恩来采取的有效措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了中央日常工作,在批林彪和极左思想的同时,他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局面,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