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八)

时间:2019-07-03 02:40: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西欧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 ……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的影响。并分析“理学成为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制度进步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6分)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明清时期“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6分)


参考答案:
(1)影响:理学成为读书谋官的工具;成为官方正统学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有助于中国文明的延续;后期的日益僵化,压制思想进步。(6分,每点2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原因:吸收了佛、道因素;提出三纲五常是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论证了儒家纲常名教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更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2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相似: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2分)
不同: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进步发挥重大的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或: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4分)
(3)原因:缺乏形成个性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压制;文化专制与思想迫害等。(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的影响深远。可以从以下几点给予认识:?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学说,成为读书谋官的工具;?理学对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有助于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后期的日益僵化,压制了思想进步等。结合所学关于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理学成为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的原因,可以从以下角度给予分析:?理学吸收了佛、道等学说,发展了儒学,体现出更强的生命力;?提出“三纲五常”是天理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等观点,很好的适应了统治者的政治统治需要;?理学适应了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时代需求,时代选择了理学等。
(2)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结合所学关于李贽的思想主张,不难归纳、概括出,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但,二者在促进社会制度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这样来解读:?李贽的思想仅仅停留在反正统意识层次,而且当时统治者在竭力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因此,其思想未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进步发挥重大作用;?文艺复兴运动,则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的过渡,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进程等。
(3)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结合所学关于李贽的思想主张,理解材料二“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可以从以下角度给予认识:?缺乏形成个性自由的社会环境;?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发展极其缓慢;?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府加强文化专制与思想迫害,诸如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与“文字狱”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主要原因是
A.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B.董仲舒的改造、推荐
C.“君权神授”的观点,神化了皇权
D.“三纲五常”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可以看出王阳明的主要主张在于四民要“正心诚意”,故选D;ABC项都对题干的曲解,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守仁的理学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为南昌市城雕“鹅湖之会”,重现了朱熹与陆九渊辩论的场面。朱熹与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二人成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那么他们最大的分歧是(  )

A.朱熹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陆九渊强调“心”是宇宙的本原
B.“天理”是不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C.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D.是否进行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实际是解答比较型选择题,一是注意题目的比较项,明确比较项要求,不能答非所问;二是注意题目比较的时空限制,防止出现张冠李戴现象。BC不对,这是两者的相似点,都强调以伦理道德维护统治;D不对,与A相比,A包容D项。因此A为最佳答案
考点: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
点评:用表格法识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相同点:
1、内容:都是对儒学的新发展。
2、哲学范畴:都强调现有意识再有物质,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2、本质:都以纲常伦理约束社会、遏制人欲,维护专制统治。
不同点:
项目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世界本原
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而存在。
理是内在的“心”。
哲学类别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认识方法
格物致知
内心反省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D.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里的“反动”指的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继承。当时宋明理学仍占据重要地位,排除A;是批判继承而非彻底否定,排除B;C项与材料题意关联不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思想家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