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四)

时间:2019-07-03 02:28: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有①有利于维护领土完整,抵御外敌入侵②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③文化专制,抑制了科技的发展④有利于克服分裂,维护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判断题  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
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要实现合作化,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3、判断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中国刑狱皆以贵治贱,以贵治贱,故仁可以为民父母,而暴亦可为豺狼。所谓法者,直刑而已,所以驱迫束缚其臣民,而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是故天下虽极治,其刑罚终不能以必中,而侥幸之人,或可与法相遁。
今世欧洲之立宪,则其君民皆有权,所谓君民并主;而其中或君之权重于民,或民之权重于君。英国以富而为强者,实以立宪之美而为强也。惟美、惟法、惟德莫不强者而皆立宪而后有此。
材料二?盖民所不得自由者,必其事之出乎己,而及乎社会者也。至于小己之所为,苟无涉于人事,虽不必善,固可自由,法律之所禁,皆其事之害人者。
治国之法为民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便于民;乱国之法,为上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利于上。夫求利于上,而不求便其民,斯法因人立,其不悖于天理人性者寡矣。虽然,既不便民矣,将法虽立而其国必不安。未有国不安而其上或利者也。
——摘编自王栻主编《严复集(第四册)·按语》
(1)概括材料一中严复关于中国古代法律和西方近代法律的基本观点。(6分)
(2)结合时代背景,简评材料二中所述的严复的法律思想。(9分)



4、判断题  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
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C.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5、判断题  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英国接受“一国两制”的原因有?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国际地位提高?②英国提出的用主权换治权的方案为中国所接受?③英国和其他国家在香港的经济利益将得到保证?④香港的制度和生活方式等都将保持不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