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手工业的发展》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03 02:13: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古书记载,南宋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反映了当时该城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
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宋代“市”的发展,此时市已经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材料“早间”、“夜市”反映了市已经不受时间限制;“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朝天门、清河坊、官巷”等反映了市已经不受空间限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①人烟稀少②耕作技术落后③商品交换不发达④贫富分化的程度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过材料可理解到,司马迁记载了汉代时江南地区经济落后,还是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人烟稀少,“不待贾而足”,商品交换不发达,“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说明贫富差距很小。据此①②③④ 都正确,本题选A项。
考点:汉代江南地区的发展
点评:从材料可以看出,汉朝初年代江南地区发展还是很落后的,这段出自司马迁《史记》的史料是我们研究汉代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史料。在汉朝末年,三国分裂,社会动荡,中原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得到初步的开发。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一座墓葬中发掘出来采用鎏金的青铜壶、景德镇制造的瓷器和“妆花遍地金”的绸缎等物品,该墓葬最早属于()
A.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宋元时期
D.清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的描述可以看出,当时木、金、皮生产及调色、刮摩、抟埴都有专业的、固定数量的工人负责,也就是说当时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故答案为 C。A、B、D 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考点:古代的手工业:西周时期的手工业
点评:西周时期是我国手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商周时期实行的是工商食官的政策,官府垄断了手工业和商业。官营手工业中的主要的部门在商周时期是青铜冶炼业,直到春秋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主要的特征是青铜种类繁多,分工细,被称为百工。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丝绸
B.瓷器
C.铁器
D.青铜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材料的关键信息“它的故土(景德镇)”。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瓷都,以盛产瓷器而闻名于世。所以这首诗歌赞颂的是中国的瓷器。故选B。
考点:中国古代的制瓷业
点评: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历程:①商朝:原始瓷器;②东汉:青瓷;③北朝:白瓷;④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⑤宋朝: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五大名窑;⑥明清:种类丰富,青花器、彩瓷、珐琅彩,江西景德镇被誉为瓷都。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