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手工业的发展》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7-03 02:13: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国语》中说:“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反映的是
A.官府垄断工商业
B.工商业受官僚剥削
C.工商业不属于庶人,属于官僚
D.工商业者不劳而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陶瓷技术知识的再现能力。材料的意思是庶人依靠出卖劳力生活,工商依靠服务官府的所得而生活。这反映的是官府垄断工商业。B项是错误的,这与材料不相符合。C D项是错误的;这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所以选A。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清代苏州文士顾禄在《清嘉录》记载:“(苏州)居人有宴会,皆入戏园,为待客之便,击牲烹鲜,宾朋满座。”这反映出清代的苏州
①社会消费出现了奢靡之风 ②商品经济促进了服务业发展
③戏曲的流行丰富了城市生活 ④“击牲烹鲜”破坏了生态平衡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在苏州,待客时在戏园,由“击牲烹鲜,宾朋满座”可知,社会消费出现了奢靡之风;材料说明商品经济促进了服务业发展;“居人有宴会,皆入戏园”说明戏曲的流行丰富了城市生活;“击牲烹鲜”与生态平衡的破坏没有必然的联系。答案为D。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含义,从材料中得出有效信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清初《扬州竹枝词》中道:“乡音龢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近是名。”材料中反映的经济现象有
①商业繁荣?②资本主义萌芽?③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④ 农业集市出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诗句描绘了清代城市商业不同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繁荣景象,①③两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②④两项材料中并无体现,答案选C。
考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把握。明清时代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全新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并非所有的材料都是对此现象的反映,判断资本主义的萌芽的标志是看材料中是否有雇佣关系的存在。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淮南子·原道训》记载:“鲧(禹的父亲)筑城以卫(护)君,造郭(外城)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这表明当时
A.宗法制逐步形成
B.分封制雏形形成
C.夏朝疆域基本固定
D.国家机器雏形产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把握关键信息“鲧”,可知ABC三项均与时间不符合,选择D项,“城以卫(护)君,造郭(外城)以居人”说明国家机器初步形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有关隋唐农业发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圩田更加普遍,对生态平衡有一定影响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
D.北方的曲辕犁传到江东地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