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7-03 01:59: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德国纳粹党上台后制造“国会纵火案”的根本目的是
A.削弱德国共产党实力
B.使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
C.冲破凡尔赛体系约束
D.建立一党独裁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德国法西斯统治的特点有:实行纳粹党一党独裁统治;希特勒集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于一身;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高;思想文化和教育领域被严密控制;推行种族灭绝政策;实施侵略扩张政策等。其中,德国纳粹党上台后不久,就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其真正目的是取缔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建立一党独裁专制统治。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
A.亚非国际会议上
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
C.不结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上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A项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C属于不结盟运动的会议,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D项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大的合法席位。故选B。
点评: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指引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有:(1)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中国刚刚建立,就召开了“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这表明当时中国教育事业的性质与目的主要是
A.占领教育阵地,壮大工农革命力量
B.培养国民的民主政治意识,提高工农地位
C.开展人民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
D.变半殖民地教育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教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新中国已经成立,革命已基本结束,从目的上来看,主要是进行建设,而不是革命,排除A,既然是以识字教育为主,排除B,办教育不是根本目的,为国家建设服务才是最终的目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表为中国每万人所拥有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变化情况表。(单位:个)表格反映的变化趋势主要因为

1952年
1957年
1962年
1965年
47.6
26.4
13.2
9.5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结束
C.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停滞? D.“左”倾错误主导经济建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表格信息有效获取能力。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每万人所拥有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在逐渐减少,说明市场因素在逐渐减少,当时计划经济在不断确立和发展;根据所学知识,BC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西汉初期(汉武帝前)的王国
A.实际上与割据无异
B.没有治民权利
C.受到所在郡的监督
D.不能招结宾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汉武帝前,实际上与割据无异的是王国。侯国相当于县,封侯只享用租税,无治民权,并受听在郡监督。汉武帝颁布“附益之法”,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以限制诸侯王的活动。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