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想的理想国家是一个
A.高度集权的专制国家
B.高度民主的国家
C.典型的法治国家
D.哲学家王统治的和谐社会
2、判断题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3、判断题 作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教育家,孔子为教育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是因为( ? )
A.“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B.“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C.“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D.“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正在中国涌动。从《百家讲坛》吸引数亿观众后到《于丹〈论语〉心得》狂销300多万册,从古装影视剧热播到历史题材图书畅销,从人大成立国学院到北大、清华等高校开设“国学班”,从各地恢复祭孔到海外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从私塾重现到儿童读经……这一切似乎都表明曾经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正在回归。
(1)分析材料二中“传统文化正在回归”现象出现的原因。(4分)
材料二? 2009年9月26日,在中国古代“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55周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宣布设立“孔子奖”。这项由济宁市申请设立的“孔子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最高级别国际奖项。这一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最高级别的奖项,主要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设立“孔子奖”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4分)
(3)举例说明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对今天生活的借鉴意义。(4分)
5、判断题 (19分)孔子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创始人,不同时期的“祭孔”活动展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195年,汉高祖经过鲁国,以太牢祭祀孔子。这是帝王祭孔的开始。
汉元帝(公元前48~33年),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为帝师,封阙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以奉祀孔子的开始。
公元59年(汉明帝永平二年),于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从此,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学校中祭孔,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
——《祭孔的由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明原因。(9分)
材料二? 1912年3月,“丁祭”祀孔日子来临,浙江民政司请示是否照常祀孔,行何礼仪?内务部、教育部通电答复:在民国通礼未颁行之前,“文庙应暂时照旧致祭,惟除去跪拜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
一一《中国民俗史·民国卷》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3)当今,我国每年都定期组织“全球祭孔”活动。结合所学知识,谈淡你的看法。(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