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9-07-03 01:48:2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50年1月18日新华社评论指出:“北京市军管会要收回的不是任何领事馆的‘办公地点和产业’,而是某些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而占据的中国地产。”该评论?
A.反映了中苏结盟之后加快清除资本主义势力
B.说明近代以来民族革命尚未胜利
C.体现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表明抗美援朝战争迫在眉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1950年和收回“某些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而占据的中国地产”说明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与新中国初期“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相一致,所以C项符合;A、B、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理学又称为“道学”、“新儒学”。这反映了理学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儒学的
A.研究方法 
B.行为准则和是非标准
C.“仁”的思想  
D.性善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学是在吸收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对传统儒学的一种创新,理学为传统儒学道德伦理和是非标准赋予了思辨化的哲学色彩,使儒学理论思辨化和系统化,所以B项表述符合题意,A项理学提出的研究方法“格物致知”属于认识论范畴,是对传统儒学的创新而非继承,C项是理学继承的内容但未进一步发展,D项在儒家思想内部都并未统一,孟子强调“性善”而荀子强调“性恶”。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图片材料带有反满革命色彩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和风气经过了一个演变的历程,以下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近代文明的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使社会生活习俗趋向西化,对中国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对此应完全肯定
②舶来的近代西方文明使中西文化碰撞、交汇,是近代社会习俗、风气演变的重要原因
A.①正确,②正确
B.①②都不正确
C.①不正确,②正确
D.①正确,②不正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对此应完全肯定”和“是近代社会习俗、风气演变的重要原因”才是本题的题眼,①“完全肯定”太绝对化,当然不能选,②的说法挺中肯的,可以选所以本题答案是C.①不正确,②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重视
A.法
B.信
C.礼
D.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孔子的观点主张,依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严格的等级观,而孔子主张维护周礼,也就是周朝的尊卑等级制度,以便维护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