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7-03 01:42: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西方国家形成与中国建交热潮,取得如此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有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定程度上改变“左”倾对外路线
②中美都面临苏联的压力,有和缓关系的共同需要
③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深陷越战泥潭
④日本希望成为政治大国,中国的资源、市场、廉价劳动力对日具有吸引力
⑤第三世界的崛起,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支持
⑥中国改革开放,国家财力雄厚,人民生活富裕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



2、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公告,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法币制度。公告指出:“自近年世界经济恐慌,各重要国家相率改定货币政策,不许流通硬币。我国以银为币。白银价格剧烈变动以来,遂致大受影响。国内通货紧缩之现象,至为显着。因之工商调敝,百业不振,而又资金源源外流,国际收支大蒙不利,国民经济日就萎败,种种不良状况,纷然并起。”……公告中规定了六条办法,其主要内容为: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稳定法币对外价值,保持汇率稳定。
法币政策是南京国民政府继“废两改元”之后实施的又一项重要货币政策,同时也是我国货币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变革。它对于我国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三、四十年代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黄余送 裴平《民国政府的货币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政策的积极影响。(9分)



3、判断题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之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4、判断题  图3拍摄于1955年,图中农民在

A.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B.申请加入人民公社
C.选举组成村民委员会
D.签署土地承包合同



5、判断题  一本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史少方(人名)根红苗正,又是高干子弟公安局长的儿子,在学校又是班长,所以自然而然成了学校最大红卫兵组织的头头,在破四旧立四新上,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上,他们冲锋在前,叱咤风云,不可一世。”这段小说描写的时代背景是(?)
A.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
B.改革开放实行的初期
C.文化大革命的初期
D.1957年整风运动当中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