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商鞅变法》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三)

时间:2019-07-03 01:20: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对商鞅变法所造成的结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私有土地的法律地位
B.建立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
C.促进了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
D.建立了取代分封制的行政区制度



2、判断题  公元前4世纪,秦国改革面临的有利的客观条件是。?
[? ]
A.秦国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 ?
B.秦国旧的奴隶主势力相对较弱 ?
C.秦国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 ?
D.长期扼制秦国的晋国已分裂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取信于民,在公布法令前,商鞅派人在成阳城(当时秦都城,今陕西西安北)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并发出告示,谁要是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赏十金。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但是大家都不相信。过了中午,木杆仍然立在那里。商鞅便改为“赏五十金”。终于,有人扛起木杆,径直走到了北门,果真得到了五十金。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秦国,大家都知道商鞅执法山说一不二。
?请回答:
(1)请你根据材料概括出一个历史典故。这一历史典故说明了商鞅变法的什么理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是谁支持了商鞅变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评价商鞅变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商鞅变法得以实施的最主要原因是
A.秦孝公的支持
B.保守势力的让步
C.商鞅的权威
D.中小地主的支持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在变法过程中,废除世卿世禄制,“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分为二十级爵);为斗私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以致“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所谓“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引发了当时诸多议论,苏辙以为:“(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司马光认为:“王安石不迭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
——苏辙《栾城三集》和《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据说美国罗斯福执政时,国内发生了经济危机,闻知中国历史上有一套调节物价的方法,有人介绍说是王荆公的新法。……抗战时期,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来华访问,在兰州甫下飞机,即向国府派去的欢迎大员提起王安石来,深表钦佩之忱。
——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商鞅变法对贵族政治持什么态度?为此而采取的改革措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政府为什么重视王安石?王安石变法与罗斯福新政中各有哪些调节物价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