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五)

时间:2019-07-03 01:05: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38年慕尼黑协定的内容是
A.重新划分德国东部和西部的边界
B.同意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C.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D.承认德国和奥匈帝国合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教材的熟悉程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据2001年12月8日《参考消息》报道:12月1日出生的日本皇太子公主起名为爱子,称号敬宫,这是出自儒家经典《孟子》中“仁者爱人,人恒爱之;有礼者敬人,人恒敬之”一语。报道中引用的“仁者爱人”一句,最接近孟子本意的解释是
A.人和人之间应相互友爱
B.每个人都应爱别人
C.统治者应爱惜民力
D.夫妻之间互称爱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反映晚清时期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这种场景:当主人要暗示送客之意时就会“端茶送客”。下列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
B.只限于官场范围的行为
C.是中国传统食俗的延续
D.是近代国门大开后的行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端茶送客”是中国古代的传统食俗。晚清时期,中国文化有了新的发展表现,但仍然出现“端茶送客”,说明这是中国传统食俗的延续。“端茶送客”是中国古代传统食俗,故排除AD;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春秋繁露》
材料二? “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非自然也。”
——《论衡·遣告》
材料三?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列经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
——《论衡·论死》
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主要主张,并分析这一主张在当时进步的历史作用。(4分)
(2)从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出王充心目中的“天”和董促舒心目中的“天”有何不同?从材料三我们可以看出王充反对当时盛行的什么主张?(6分)


参考答案:(1)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神化皇权,有利于维护封建专钢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分)
(2)王充的“天”是自然的、客观的、唯物的;董件舒的“天”是被人格亿了的、唯心思想的产物。材料三反映出王充在反对“人死变鬼论”的封建迷信思想。(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14)奠定“科教兴国”战略理论基础的是(?)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B.“863”计划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
D.“火炬”计划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科教兴国,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题干强调是“科教兴国”的理论基础,因此四个选项中最早的理论是7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