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正常化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的缓和
C.中国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D.中朝、中韩外交关系的建立
2、判断题 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的不仅仅是地域位置,更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在历史文献中,二战后的“西方”概念的内涵是
[? ]
A.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
C.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D.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
3、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最早受到冲击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
C.西部地区
D.中原地区
4、判断题 我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和征收标准由人丁到田亩,由实物到银两的变化,反映了
①封建专制渐趋衰落?②商品经济日益发展?③农民对国家的依附关系松弛④国家征收的土地税加重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生存状况
1912-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
民国初年
| 1912-1920年?
| 13.4%
|
一战后
| 1921-1922年?
| -4.59%
|
国民政府前期
| 1927-1936年?
| 8.7%
|
抗日战争期间
| 1937-1945年?
| -2.45%
|
解放战争期间
| 1946-1949年?
| -0.68%
|
?
材料二 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是中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爱国华侨张弼士先生于1892年创办,“裕”取丰裕兴隆之意,带有极强“实业兴邦”意味的企业理念。……解放前夕,濒临倒闭……1956年,张裕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要大力发展葡萄和葡萄酒生产,让人民多喝一点葡萄酒。”……1997-2002年张裕产品的综合市场占有率连续四年稳居葡萄酒行业第一名,2002年达到21.42%。集团公司先后被国家轻工总会授予“全国轻工业优秀企业”、“山东省一轻工业明星企业”、“山东省一轻工业排头兵企业”等称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生存状况在l912—1920年、1937—1949年分别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分别指出其原因。(6分)
(2)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裕公司创办前夕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材料二反映了张裕公司创建后经历的三次重要发展机遇,分别指出机遇出现的政策原因。(3分)
(4)从张裕公司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