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9 12:44: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比较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在召开背景、目的方面的不同之处;(10分)指出这两次会议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不同之处:背景:①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夺激烈,美日英加紧了海军军备竞赛;(4分)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2分)目的:①协调帝国主义列强相互关系;②是争取世界性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并安排战后世界的政治秩序。(4分)
影响:前者暂时缓和了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但美日英等国的争夺日趋激烈;后者形成了战后近半个世纪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4分)


本题解析:背景:在美国的倡议和英国的支持下,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以及中国等 9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即“华盛顿限制军备会议”(简称“华盛顿会议”,也叫“太平洋会议”)。这次会议在美国居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1945年初,德国法西斯临近灭亡,反法西斯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一次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关键性的首脑会议。
影响:华盛顿会议是在美国居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缓和了这一地区的矛盾,但是英国、日本与美国在军备上的竞赛却越来越激烈了。雅尔塔会议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维护了战后近半个世纪的稳定局面。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分别指
A.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发达国家间对话
B.发达国家间合作/发展中国家间对话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发展中国家间对话
D.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对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二战后,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集中在南半球,而发达国家集中在北半球,因此将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谈判称之为“南北对话”。 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1991年,当地的索马里政府被推翻。之后,这个非洲之角的国家一直处于战乱状态。由于贫困和连年的战乱等原因,亚丁湾、索马里海城的海盗问题日益严重,威胁了国际重要航道的安全。联合固安理会依据《联合固宪章》做出协议,授权外国军队与索马王过渡政府合作打击海盗。 目前,已有欧盟、芙固、俄罗斯、印度等派出舰只在亚丁湾加强巡逻。而中国海军南海舰队也先后组织了中国的索马里海域远洋护航行动。

请对中国海军参与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作出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授权(或“维和”)活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打击海盗,维护地区安全,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展示中国的海军实力,提高国际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据提示完成“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探究任务:
(1)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图示。(3分)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2)美苏两国能够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极”,根本原因是什么?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国际关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特征?(2分)
(3)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国际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
(4)1991年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此后国际关系格局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2分)
(5)结合以上探究过程,归纳影响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2分)


参考答案:(1)A:杜鲁门主义;B:经济互助委员会;C:华约组织。?
(2)综合国力的强大。?美苏两极格局下的“冷战”(对抗)。
(3)西欧走向联合,日本经济实力大增,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不结盟运动成立,第三世界崛起;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4)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特征: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5)大国综合实力的消长;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大国外交政策的变化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1)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和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用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简要批驳上述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21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新挑战,我国政府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宣扬的观点:战争能重新安排世界秩序;战争显露人类的高尚品德。意图:歌颂与美化战争,宣扬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
(2)反驳:战争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战争中。战争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之一。
(3)立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化解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