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6-29 12:14: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伴随着西方的侵略和西学的浪潮,中国文化也艰难的迈上近代化之路。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如图,依据图片信息,分别指出它们各自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6分)

(2)上述著作呈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领域向西方学习的不同阶段,据此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进程的特点。(6分)
(3)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之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结合所学归纳毛泽东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理论创新。(6分)


参考答案:
(1)图1 :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图2 :宣传维新思想,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图3: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动摇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6分)
(2)第一,呈现出阶段性:历经由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第二,呈现逐步深化的特点。(6分)
(3)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理论上提出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一国两制”理论等。(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6分)


本题解析: (1)结合所学,图一是魏源的著作,图二是康有为的著作,图三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报刊,结合所学,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开“向西方学习”风气之先;康有为借孔子名义宣传维新思想,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陈独秀等人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动摇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2)结合所学,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3)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可用下面方法概括:
一个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即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毛泽东思想;第一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次伟大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
点评:要注意纵向把握历史事件的整体发展过程,明确各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
[? ]
①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
②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③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
④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
[? ]
A、总统制
B、内阁制
C、君主立宪制
D、君主专制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历史上,自由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明朝后期,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性(即本性)者,心所生也,亦非一种已也。”“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1)根据材料,概括李贽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95年3月,严复在谈到西方国家富强原因时指出:“苟求其故,则彼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20世纪初,严复指出:“特观我国今处之形,则小己(个人)自由,尚非所急……所急者乃国群(国家)自由。”
(2)概括严复关于自由的观点。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严复发表以上言论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认为人都有私欲;尊重人的基本欲望(或肯定人的正常需求);主张个性自由、多样;反对权威(或是非标准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2)观点:自由是国家富强的根本(自由是目的,民主是手段);在近代中国,国家自由最为急迫。背景:19世纪末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以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派对洋务运动破产原因进行反思,并要求维新变法。20世纪初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辛丑条约》,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派探索救国之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华,久之中华失其传,而外夷袭之”,有诗云:“西夷制器呈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这种“西学中源”说的解释目的在于( ? )
A.反对学习西方
B.为变法做解释
C.宣传中体西用
D.维护中华文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