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2:14:25
1、判断题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同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摺》
材料二?而今顾腼然屈於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以今论之,约有数端;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中华之聪明智巧,必在诸夷之上,往时特不之用耳。
——冯桂芬(早期维新派)《制洋器议》
材料三?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翦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
——孙中山《兴中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中李鸿章、冯桂芬、孙中山等人认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 的主要原因分别有哪些?为此,他们分别采取了 哪些措施或提出了什么主张??
(2)在中国近代落后原因的分析中,你认为哪一种分析更符合史实?说出你的理由。
2、判断题 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
[?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3、判断题 某学者说:“19世纪末,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还很弱小,因此维新派在鼓吹变法的时候,就只能从其他阶级中寻找同盟者,或者依靠对象。”这里的“同盟者”是指
[? ]
4、判断题 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
A组:李鸿章和曾国藩? B组:梁启超和孙中山?
C组:李大钊和陈独秀? D组:毛泽东和邓小平
请回答:
小题1:指出A、B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4分)
小题2:促使C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6分)
小题3:D组人物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中做出了哪些巨大的理论贡献,试各举一列。(4分)
5、判断题 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新思想萌发了,林、魏“新思想的萌发”之“新”的主要含义是
[? ]
A.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辱之道
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