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五)

时间:2019-06-29 11:38: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三?秦以后的中国文化曾遭受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再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对文化的危害也最为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目的何在?汉武帝时期对其他各家学说就真的“皆绝其道”了吗?试举例加以说明。(6分)
(2)根据材料二、三,两位学者对董仲舒的评价有何不同?原因何在?(5分)
(3)你认为对历史人物活动的评价应遵循怎样的原则?(2分)


参考答案:(1)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统一(文化的“统一”和政治的“统一”是一致的,而文化的“统一”又可成为政治“统一”的根基)。没有,如法家重农抑商,以严刑峻法来统治人们的主张也被汉武帝融入其统治思想。(6分)
(2)材料二肯定了独尊儒术对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材料三在肯定其对巩固封建政权所起的作用的同时,主要强调了它对文化发展的危害。评价的视角、关注问题的重点不同。(5分)
(3)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去考虑。(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及其影响的理解与认识。第(1)问,第小一问需要抓住材料中“《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归纳其主张即可;第小二问,联系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历史背景,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归纳即可;第三小问,考查对新儒学的特点的理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其新儒学思想也融入了其他思想主张。第(2)问,考查评价分析的能力,归纳材料二、三内容结合时代背景即可获得答案。第(3)问,考查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结合第(2)问和所学知识回答,即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去分析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维新派大胆地突破清朝禁忌,改良社会风俗,走在了时代的前面。突破的禁忌主要有
①断发易服?②废止缠足?③住洋楼吃西餐?④改正朔,用阳历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从“禁忌”入手,③不符合要求;从时间上看,④应是辛亥革命时期,不符合题意。故①②正确,B项为正确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都是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观
B.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D.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共八大是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将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即将建立的情况下召开的,所以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共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所以选择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太平洋博览会,中国政府对这次博览会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国展区设有农业馆、矿业馆、交通馆、美术馆等。中国茅台酒、张裕酿酒公司“可雅白兰地”、醴陵瓷器、苏绣等产品获金奖。中国共获得1211项奖,在全球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是中国参加历届博览会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以上材料说明
A.中国传统工艺品在世界仍占一席之地
B.洋务运动取得重大的成就
C.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得到初步发展
D.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看,中国获奖的大多是传统工艺品,到1915年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故B不选,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争后,D不能反映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丽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香港、澳门回归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正符合题意中“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所以答案选C,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B与题意无关,D是中国与苏联的结盟政策的结果,体现不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点评:建国初的重大外交活动的考查是高考中的热频考点,具体涉及到以下三次重要行动,①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③1955年参加第一次“亚非国际会议”即万隆会议。这三次会议是中国建国初的成功外交,对中国外交事业有深远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