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9-06-29 11:35: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管仲改革、鲁国的初税亩、魏国的李悝变法、吴国的吴起变法以及齐、赵、魏等国的变法,说明
①各国纷纷通过变法确立封建制度?
②改革变法成为这一时期的潮流?
③各国希望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取得争霸、兼并战争的胜利?
④改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是 (  )
A.实行均田制
B.推行三长制
C.整顿吏治
D.迁都洛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使“州郡之民”由流民变为农业居民的措施是均田制。政府把手中掌握的无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让他们承担赋税和徭役。故选A。B项是政治领域里的改革,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方式;C项也是政治制度的改革,建立俸禄制度,整顿吏治;D项迁都洛阳为进一步封建化改革创造了条件。
点评:均田制是封建国家把无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耕种,让他们承担徭役和赋税。北魏实行的均田制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通过实行均田制,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同时增加了政府的收入。随着土地兼并的盛行,均田制走向瓦解。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21世纪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多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这段材料说的是
A.市易法
B.青苗法
C.募役法
D.农田水利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许多逃避战乱的农民投奔他们.成为坞堡中的一员。坞堡主又称为宗主,与堡户结成牢固的依附关系。北魏统一北方后,无力消灭遍及大河南北的坞堡,被迫承认坞堡组织的合法性。北魏政府任命这些坞堡主为地方行政官员,由他们代管征收赋税和徭役。这就是宗主督护制。宗主督护制作为地方基层政权,有许
多的弊端,宗主往往隐冒户籍,“五十、三十家为一户”,借此逃避赋役。
——张文喜、刘焕曾《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可知,北魏的基层政权实行何种制度?
(2)该制度的推行有何危害?
(3)它的推行与孝文帝改革有何关系?


参考答案:(1)宗主督护制。
(2)剥削农民,隐冒户籍,逃避赋税.造成国家税收的减少,也造成地方割据势力。
(3)它的推行激化了矛盾.改革迫在眉睫.导致孝文帝进行改革。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题抓住“宗主督护制”即可作答。第(2)、(3)题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方面要把材料与问题联系起来考查,另一方面要在问题中抓住关键词语。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有利于恢复北方经济的主要措施是
A.均田制
B.迁都洛阳
C.俸禄制
D.三长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