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八)

时间:2019-06-29 10:33: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现的主张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  )
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D.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君王之道应该礼法并施,符合荀子的思想,选项中A属于老子的思想,故选C;A项是道家老子;B项是儒家孟子;D是法家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荀子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2014年9月24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日。在孔子的出生地山东曲阜,癸巳年祭孔大典在孔庙隆重举行。作为教育家,“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这一材料反映了孔子的办学思想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而知新
D.三人行必有我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孔子……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即可知孔子倡导“有教无类”,故本题应选B项;题目中未涉及孔子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故排除A、C、D三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1)材料一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3分)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3分)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1分)这一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1分)这一主张对儒学又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
材料四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4材料四,概括明清时期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内容。(3分)这些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学的关系怎样?(1分) 
材料五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 摘自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5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2分)


参考答案: (1)评价:思想家(或儒学创始人、“儒教教主”); 教育家; 政治家。(3分)
主要依据: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或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影响深远);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广泛、深远;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限制(或孔子的政治思想对我国的政治建设影响深远)。(3分)
(2)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
意义: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1分)
影响: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1分)
(3)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2分)
(4) 内容: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3分)
关系: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构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儒学体系。(1分)
(5)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A:“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
材料二

材料三 
若因为拥 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材料五

(1)材料一中的A、B、C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6分)
(2)材料二图中所示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重大思想理论?(2分)这一思想理论对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民主进程起了巨大作用,请概述其具体表现。(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发起的一场运动的名称。(2分)
(4)材料四描述的是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的哪一革命理论的实践?(2分)列举毛泽东集中阐述这一理论的三篇重要文章。(3分)


参考答案:(1)A:黄宗羲(2分)    B:顾炎武(2分)   C:王夫之(2分)
(2)三民主义 (2分) 表现:是辛亥革命的理论旗帜,对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促成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起了巨大的作用。(4分)
(3)运动:新文化运动。(2分)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或“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分)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分)


本题解析:(1)本小题主要考察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主要思想观点是:猛烈批判君主专制,提出“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顾炎武主张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首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之私,批判了秦朝以来的暴政。
(2)材料二图中所示内容为中国同盟会的纲领,孙中山在同盟会的发刊词中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纲领,再结合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回答三民主义这一思想理论对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民主进程起了巨大作用。
(3)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词,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从关键词“拥护这两位先生”、“ 陈独秀”,可以联想到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从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开始的高举科学和民主两大旗帜,即德先生和赛先生。
(4)《西江月?井冈山》是毛泽东在l928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建立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与国民党军队作战取得胜利后写下的,反映了毛泽东已经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井冈山,毛泽东写下的文章主要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属于识记内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意义;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世尊称为“亚圣”,并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观点中,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的是
A.“性善说”
B.“奖励耕战”
C.“民贵君轻”
D.“无为而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国百家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重要的儒家思想家,他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为“仁政”,并且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A项与题意无关;B项是法家思想;D项是道家思想。所以应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