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29 10:30: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
① 孔子的“礼”   
②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 宗法制         
④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选择题  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设立十三州部,其中一个州的名称沿用了《尚书》、《周礼》中的州名。据此可以反映出
①中央集权趋于强化                  ②儒学地位上升
③地方行政区划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④秦代以来的监察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综合题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约略地说,对于“帝王”事实上乃是附着在天下苍生身上的一大毒瘤这一道理,战国时期的孟子和后世的黄宗羲可谓“心有戚戚然”,有着基本相似的认识。但他们也都很无奈,因为这里明显存在着一个思想困局:一方面是帝王对于人民横征暴敛、残酷盘剥的现实;另一方面,天下又不能没有帝王。对于这道难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的解答也只能祭出道德说教的大旗,将希望寄托在后世君王能够积极效法那些虚幻的尧舜禹等上古帝王的样板上面……从今天的角度看,黄宗羲明显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
要真正地解决“君王之害”,还是西方思想界替孟子和黄宗羲们想出了好办法。把手中握有权力的人关进一个精致的“笼子”。而一旦被关进这个“笼子”,即使他是一只“猛虎”,要危害天下也是难上加难。
——周英杰《大历史的小切面》
材料二:18世纪是欧洲封建主义崩溃和资本主义成分产生的时期,为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哲学里面逐渐形成那正在上升到统治地位的反宗教反封建的理性万能学说,而这理性万能的学说实以中国之哲学文化输入为其外在的必要条件。正如赖赫淮恩所说,中国思想在18世纪之影响,至可称“孔子为此世纪之守护尊者”。因耶稣会士介绍孔子的学说,引起欧洲一般知识界对于中国思想研究的兴趣。历史学家们以伏尔泰为首,也极力炫耀中国以为是一个理想至治之世,道德、宗教与行政全超然不群。中国为哲人政治,授予官职时,常召集多数学者在公堂上公开讨论而选拔最有贤明的答案的委以要职。中国人为世界上最严守政治规则的国民。国王为最有力的主脑,由此主脑使国家的手足活动。中国谓为武断政治,不如以文治主义的理想称它。青年竞入大学而从事探讨他日出仕时所应熟悉的国法民情,所以中国大学乃有举世无双的荣誉。
----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孟子与黄宗羲对于帝王是“毒瘤”有着基本相似的认识,请用所学知识说明之。并指出为什么说黄宗羲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8分)
(2)真正解决“君王之害”的根本应是什么?在这方面西方思想界提出了哪些具体的好办法?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能想出这些好办法的原因。(10分)
(3)材料二中西方思想家如此推重被黄宗羲斥为“大害” 的中国政治,其原因何在?(4分)



4、选择题  古代中西方哲人中,有的忽视道德,有的重视道德。其中重视道德教化的哲人是
①孔子           ②韩非            ③苏格拉底       ④普罗塔戈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选择题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  )
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
B.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把天理人性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