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6-29 10:29: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发展与美国息息相关,日美同盟是日本对外关系的基石。阅读材料,完成问题(28分):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日本政府……提出了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口号,其标志是1983年中曾根首相提出的“战后政治总决算路线”,即在“多边管理时代”日本要以经济力量为后盾,以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保证,以外交为手段,辅之以输出日本文化,更多地参与决定世界政策,使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成为世界政治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中曾根以后的日本历届政府都继承和发展了“政治大国战略”?——《军事博览报 》
材料二?日本首相小泉日前表示,在9月下旬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上,他将表明日本在不修改宪法的条件下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意向。和以前相比,小采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因此,日本能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问题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
——《环球》杂志2004年9月
材料三?福田康夫……在16日在自民党总部演讲时公布了自己参选的政策纲要:外交政策以联合国、日美同盟和成为亚洲一员为中心。争取根据《日朝平壤宣言》解决绑架问题和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支持国际社会打击恐怖主义的努力。 ?
——人民网东京2007年9月23日电
材料四?布什首先强调美日同盟关系是两国安全与和平的基石,表示要进一步强化这一同盟关系。布什肯定了日本在解决朝核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福田指出:“布什总统对日本支持国际社会反恐活动表示赞赏,他希望供油行动能够尽快重启。”他同时表态说:“……我将尽己所能,(敦促国会)早日通过恢复日本在印度洋上供油活动的法案。”?
——人民网2007年11月19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二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出现了什么新特征?简要分析出现这种新特征的国内和国际原因。(8分)
(2)上述日本社会的新特征反映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形势下,日美两国的关系如何?(5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日友好合作关系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当前日本外交政策突出联合国和日美同盟的中心地位,其主要目的是什么?(9分)
(4)“成为亚洲一员”是福田康夫外交政策的中心之一。你认为日本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作出怎样的努力?(6分)


参考答案:
(1)特征:提出了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口号,争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4分)
原因: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世界两极格局结束。(4分)
(2)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2分)
既有联盟又有摩擦。?(3分)
(3)美国在日本推行民主改革;美国大力扶植日本恢复发展经济;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日本支持美国开展国际反恐战争;日本支持美国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等。(答出3点即可)(6分)
使日本充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为世界政治大国。?(3分)
(4) 日本政府要对过去给中国等亚洲各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表示深刻的反省;反对国内右翼势力;积极改善同亚洲各国的关系;承担起对亚洲各国应有的义务。(其它要点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6分)


本题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历史变迁。材料新颖命题设计巧妙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注意知识的综合和迁移。(1)日本社会的新特征要结合时代特点分析材料内容,从材料“日本政府……提出了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口号”、“他将表明日本在不修改宪法的条件下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意向”进行分析。原因要注意其80年代的“以经济力量为后盾”及20世纪90年代国际关系的特点综合回答。(2)由日本的战略要求分析多极化的趋势,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有力的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日本的行为必然构成对美国的威胁因此两国关系还应有摩擦。(3)此题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对日本进行了民主化改革,同时大力扶植日本经济;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对日本的军需订货也刺激了日本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日本也积极的对美国进行的扩张进行支持,特别是美国进行的“反恐战争”。(4)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回答言之有理即可,但是回答的方向要准确,日本政府要对过去给中国等亚洲各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表示深刻的反省;反对国内右翼势力;积极改善同亚洲各国的关系;承担起对亚洲各国应有的义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论语》载: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孟子·尽心下》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据材料概括孔子、孟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指出它们的共同之处。(6分)
(2)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是什么?材料一中的观点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启示?(5分)


参考答案:(1)内容:孔子,诚信爱人,为政以德。孟子,民贵君轻。(4分)
共同之处:民本思想。(2分)
(2)理论来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分)启示: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以德治国。(2分)


本题解析:这道题考查的内容十分简单都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第一问孔子和孟子的思想的主要内容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回答就行,第二问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也是基础知识,启示,是开放性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程颐的观点是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指在大节面前,人的私欲应该忽视,所谓的大节即所谓的 “天理”,故选C。A是说读书人的一种精神追求,要为民请命;B是说不实行王道治理,几代治理也不会使人民向善。D是说愚夫愚妇、寻常百姓也能致良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美国开创两大政党轮流治理国家新局面的是(  )
A.林肯
B.华盛顿
C.格罗夫·克利夫兰
D.肯尼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885年民主党人格罗夫·克利夫兰入主白宫,开创了两大政党轮流治理国家的新局面。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主张中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令者所以教民也,法者所以督奸也。令严而民慎,法设而奸禁。”
B.“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
C.“法令者治恶之具也,而非至治之风也。”
D.“古者明王茂其德教,而缓其刑罚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的大意是法令严苛可以使人民谨言慎行,杜绝奸邪之事,B项大意是法令能使人受到惩罚但不能使人懂得仁义廉耻,C项大意是法令是惩治恶行的工具,但不是达到和平昌盛的手段,D项大意是贤明之王倡导德教而放宽刑罚,所以只有A项是在倡导严刑峻法。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古文材料和比较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古文材料,抓住主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9/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