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0:28:45
1、判断题 董仲舒新儒学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但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君权神授”,迷信思想没有价值
B.彻底和先秦儒学决裂,抛弃“为政以德”
C.强化君主专制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顺天道”
D.主张“顺应天命”,实行“无为而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和特点。“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强调君权神授,“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体现了董仲舒以“天”制约天子,以使天子必须“行仁政”的思想。 故选C。A项明显错误,董仲舒的思想是为了加强皇权作舆论准备的;B项错误,董仲舒的思想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D项是道家思想。
点评:董仲舒在汉代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把儒家思想吸收了道家黄老学说、阴阳家思想、法家思想,发展成新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学确立了思想领域里的统治地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儒学的内容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抗战时期,中国官僚资本急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
A.美英盟国的援助
B.一党独裁的强制
C.统制经济的实行
D.专卖政策的实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抗战时期,国民党在经济上实行统制经济,使其资本急剧膨胀。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西汉初,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西汉初经济恢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B.儒家思想已经过时
C.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
D.黄老之学宣扬无为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4年4月29日,法国《解放报》发表文章指出:“亚洲的重要力量全部显示出来了。”文章所评述的事件及其重要成果是(?)
A.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国家联合反对霸权主义
B.日内瓦会议------达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决议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成为解决国际问题的基本准则
D.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一直是大一统的……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上文中所说的保持中国大一统的“精神文明”是指
A.知识分子的优患意识
B.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
C.儒家学说对人伦道德的重视
D.郡都县制的持续深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