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28 12:45: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书同文”原本是孔子提出的文化理想。孔子的孙子子思作《中庸》,引述孔子的话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当时主要是小篆和隶书。大约郑重的场合用小篆,一般的情况用隶书。
不过,所谓“书同文”,因秦王朝统治之短暂,并没有真正完成。“书同文”的事业在汉初继续进行,实际上到汉武帝时代才可以说逐步走向定型了。经过了这一转折,汉代的文字和先秦的文字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以致汉时的学者已经难以通晓先秦的文字。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1)据材料概括“书同文”的历史进程。(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书同文”。(9分)


参考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的有识之士呼吁“书同文”;秦朝通过政府力量强力推行“书同文”;至汉武帝时期基本完成了 “书同文”。
(2)秦汉时期的“书同文”,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中国文字演变史上的一次大转折;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央集权制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本题解析:“书同文”的历史进程也即中国文字统一的历史进程,根据三段材料分别概括得出基本线索即可。第一段从孔子的文化理想到子思的呼吁倡导,代表了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对统一文字的呼吁。第二段材料秦朝统一后运用中央者政府的力量推行篆书和隶书作为统一文字,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第三段 “书同文”的事业在汉初继续进行,汉武帝时代才可以说逐步走向定型,统一文字的事业基本完成。
(2)本题评价文字统一的进步意义即可。从对当时的时代影响,顺应了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发展需要;对文字演变本身的影响,是中国文字演变史上的一次大转折;对文化的影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巩固,有助于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袁世凯于1912年4月22日发布大总统令,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或回疆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将来地方的一切政治,俱属内政”。这主要表明,北洋政府(  )
A.坚持维护共和制度
B.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C.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D.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施政纲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看出蒙、藏、回疆等地区都属于中华民国领土,国民也属于中华民国,因此体现了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A项与史实不符;C、D两项没有体现。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理学对儒学的发展表现在
A.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B.探讨宇宙自然规律
C.认识道德价值内涵
D.研究儒家学说经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一部历史著作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断,该著作最有可能是

[? ]
A.《新全球史》
B.《资本主义史》
C.《西方世界的兴起》
D.《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的轴线上,其中太和殿又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是?
A.皇权至上
B.建筑功能齐全
C.天人合一
D.国家大一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紫禁城在建筑布置上,组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总体色彩效果鲜明和强烈。故宫前部宫殿,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中轴线的上,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权势和威严,皇权至上。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