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2:45:10
1、判断题 清朝乾隆皇帝曾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段话反映了?
A.乾隆皇帝是封建明君
B.康乾盛世经济获得大发展
C.自然经济下的自大心态
D.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此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材料上说中国什么都有,没有必要同外贸易。其实当时中国和产力水平远落后于于西方,许多工业品中国就没有。由于自然经济的束缚,不了解国外情况。正确的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与孔孟儒学最大的区别是?
A.重视总结前代成败存亡的历史经验教训
B.摈弃“民贵君轻”论,把儒家法学化和神学化
C.学术文化出现了由“王府官学”向“私家文学”转移的趋势
D.它促使知识分子阶层迅速崛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人民日报》某年6月发表了题为《力争高速度》的社论,指出:“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实业的根本方针问题。”“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不久,在这条建设路线的指引下掀起了
A.社会主义改造
B.改革开放
C.“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58年党和政府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主观愿望上讲,它反映了党和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无可厚非。但从科学的角度讲,多快好省同时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客观效果上讲,催生了“左”倾经济思想和盲动的经济行为,直接导致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因此选D。
点评: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它忽视了客观规律,导致经济领域出现左倾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古代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
B.中国古代封建政府禁绝任何外来文明
C.中国古代文明并非世界领先
D.古代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刻反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中等难度。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说明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刻反思。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西方民主平等观念的传播?②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推动 ③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④有识之士的大力提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生活的变化原因,其中和①②③④?都有关系,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