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28 12:33: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下列有关避讳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避讳现象反映了专制制度、等级制度和宗法思想对国人的深刻影响
②反映了国人尊贤敬老的传统美德
③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
④借助避讳知识可以考证文献真伪和历史事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判断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在此后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问,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

反全球化示威活动
[? ]
A.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愿望
B.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
C.不利于各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D.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形势



3、判断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思想受到哪两种思想的挑战
A.佛教、基督教
B.程朱理学、心学
C.佛教、道教
D.道教、心学



4、判断题  下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判断题  “求同存异”原则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 (? )
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B.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好恶
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
D.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协的基础上求得一致利益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