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6-28 12:30: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11年祭孔大典9月28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以纪念中国伟大的先贤孔子诞辰2562周年。其祭孔主题是“儒和天下”。关于孔子思想,叙述正确的是
①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②儒家传统文化注重自身反省和个人修养?
③其思想旨在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
④其创立的儒家文化经历代的完善,逐渐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判断题  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

组号
流行服饰
流行语
阅读
文娱形式
A
列宁装
最可爱的人
苏联小说
扭秧歌
B
唐装
时间就是金钱
古典文学
看电视剧
C
军装
破四旧
毛选
学唱样板戏
D
中山装
上网
时装杂志
跳交谊舞



3、判断题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 )
A.注重以人为本
B.重视研究社会现实
C.探究人与自然
D.重视人的前生未来



4、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回答:
结合史实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5分)
材料二?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3分)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特点?请分析出现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6分)



5、判断题  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左”倾错误得以彻底纠正
B.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C.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广
D.农村土地关系的根本变化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