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8 12:30: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11年祭孔大典9月28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以纪念中国伟大的先贤孔子诞辰2562周年。其祭孔主题是“儒和天下”。关于孔子思想,叙述正确的是
①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②儒家传统文化注重自身反省和个人修养?
③其思想旨在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
④其创立的儒家文化经历代的完善,逐渐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③项明显错误,古代思想中侧重于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是道家学派,庄子主张天与人,不相胜,反对干预自然。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儒家传统文化注重自身反省和个人修养 ;其创立的儒家文化经历代的完善,逐渐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因此①②④均正确,故选 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此外,孔子的思想还包括政治思想:仁和礼,主张德政;哲学上敬鬼神而远之;教育思想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都需要掌握。孔子的思想虽然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是其思想经过改造,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

组号
流行服饰
流行语
阅读
文娱形式
A
列宁装
最可爱的人
苏联小说
扭秧歌
B
唐装
时间就是金钱
古典文学
看电视剧
C
军装
破四旧
毛选
学唱样板戏
D
中山装
上网
时装杂志
跳交谊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各个选项,B和D都是改革开放后的现象,因为电视和网络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才逐渐流行的,排除B和D。C项所述很明显是文革时期的文化现象,排除C。建国初期中国和苏联建立了亲密的合作关系,列宁装和苏联小说流行,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扭秧歌是主要文娱形式,所以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实际上还是考查学生对每个阶段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 )
A.注重以人为本
B.重视研究社会现实
C.探究人与自然
D.重视人的前生未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所谓不知《春秋》 不能涉世”的含义是不熟知《春秋》的主要内容就不能步入社会投身于社会 ”。由此可知儒家思想注重研究社会现实,故选B。A项错误,中国古代的思想重民而不是重人,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C项错误,道家思想主要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项错误,是佛教的理论。
点评: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春秋时期有孔子创立,后世思想家不断地发展演化,使之不断地能够适应不断地发展的统治阶级的需要。儒家思想主张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是入世的态度,积极地研究社会现实。与此相关的道家思想也需要掌握,道家思想是出世的人生态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回答:
结合史实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5分)
材料二?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3分)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特点?请分析出现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欧洲冷战:杜鲁门主义与情报局;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北约与华约;西德与东德等(3分)
亚洲热战: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2分)
(2)不同意。理由: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国激励推行霸权主义,把苏联看作推行全球霸权的障碍,企图遏制苏联,挑起了“冷战”。 (3分)
(3)特点:在总体缓和的趋势中存在着动荡的因素。(2分)
原因: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或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霸权主义和恐怖括动的威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4分)


本题解析:第(1)小问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说明美苏争霸在欧洲实行“冷战”,在亚洲则实行“热战”,结合教材知识史实说明即可。第(2)小问从材料二中可知作者的观点:冷战产生的根源在于苏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的原因是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国激励推行霸权主义,把苏联看作推行全球霸权的障碍,企图遏制苏联,挑起了“冷战”,故材料观点不正确。第(3)小问中的第一问从材料三中图片可知当今世界的特点是在总体缓和的趋势中存在着动荡的因素;第二问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回答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即可。
点评: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二战后国际格局发展的主要趋势,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关于美苏争霸期间的多极化趋势,高考主要考查其表现,主要包括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的法席位等。(2)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高考试题一方面考查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另一方面重视考查在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背景下,世界局势的发展趋势,要求学生认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基础是世界经济的多极化,世界主要政治力量无不建立在强大的综合国力基础之上,高考试题重视对国际主要政治力量的经济发展状况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左”倾错误得以彻底纠正
B.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C.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广
D.农村土地关系的根本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60年冬,国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故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好转。AC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D说法错误,仍是土地公有制为前提。因此选B。
点评: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