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6-28 12:02: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历史人物中,促成社会性质转变的是(? )
A.康熙帝
B.罗斯福
C.亚历山大二世
D.康有为



2、选择题  1861年“解放法令”规定土地属于
A.国家
B.地主
C.农民
D.资产阶级



3、判断题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俄国迫切需要用对外战争摆脱困境
B.俄国的对外扩张与英法的利益发生冲突
C.英法需要土耳其扩大商品市场
D.土耳其所处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列宁在谈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指出:“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全集》
材料二?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材料三?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的起点。
——颜炳罡 《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1) 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作简要说明。(12分)
(2)材料一、二的观点有什么局限?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上的改革?(5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理由?(8分)



5、判断题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酝酿的特点是?
[? ]
A、先秘密后公开?
B、借助舆论减轻压力
C、缓慢而谨慎?
D、由贵族地主提出改革方案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