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戊戌变法》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三)

时间:2019-06-28 11:54: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戊戌变法后,清廷命各省学政广为刊印张之洞《劝学篇》一书,理由是该书“卫人心大有裨益”。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清政府重用张之洞?
B.“中体西用”思想深入人心
C.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
D.清廷反对君主立宪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转折点成为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代名词。
(1)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被称为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2)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3)梁启超说:“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明治维新同戊戌变法在军事方面的不同措施是
A.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
B.建立新式军队
C.改进军事装备
D.增强海军实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表面上看似有难度,实际上可依据戊戌变法的军事措施进行排除。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戊戌变法的军事措施是: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添造兵船,增强海军实力。BCD项属于戊戌变法的内容,而A项不是内容之一,故为不同点,正确选项为A。
考点:综合比较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异同点
点评:本题以明治维新同戊戌变法的比较为切入点,考查综合比较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百日维新措施中,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的是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废除八股取士
C.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D.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B项是教育上的措施,有利于西学的传播与新式人才的培养等作用,排除B项;C项是政治措施,是精简机构,不符合题意;D项是经济上的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提倡官民上书言事,这就为资产阶级参政找到了一条道路,A项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A。
考点:百日维新的意义
点评:解答本题须了解百日维新措施内容与作用。
1.内容
⑴政治方面:A.力行新政。B.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C.各省督抚举荐新政人才。D.精简机构,裁减冗员等。
⑵经济方面:A.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B.提倡私人开办工厂,采用机器生产。C.设立铁路、矿务总局,鼓励商办铁路、矿业。D.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E.兴办邮政,裁撤驿站。
⑶文化教育方面:A.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B.各地成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等。C.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D.准许民间创办国家银 行、学会。E.设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书刊。
⑷军事方面:A.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B.按新法练兵。C.添造兵船,增强海军实力。
2.意义:⑴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⑵政治上: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治,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⑶文化上:有利于传播先进科学文化。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戊戌变法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是由于变法诏令
A.告诫群臣舍旧图新
B.力行新政
C.鼓励官民上书言事
D.谕令各省督抚举荐新政人才
E.裁减冗员
F.取消旗人特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BCD项都变法的内容,但ABC项内容并不是对封建顽固势力的既得利益形成打击,不会引起反对,但D项则会清政府部分官员、旗人的利益构成打击,必然会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故D项正确。
考点:戊戌变法的内容
点评:解答本题须运用阶级分析法,从变法措施对利益集团的影响来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