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6-28 11:39: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谪贬至贵州龙场(今贵阳西北修文县境内)当驿丞。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际遇,日夜反省,终于在一天夜里,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表明王阳明
A.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B.对朱熹理论一直深信不疑
C.否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
D.通过“格物致知”悟得“圣人之道”



2、判断题  1953年—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最主要一项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C.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3、判断题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和平定噶尔丹叛乱的深远影响是
A.维护国家统一
B.确保社会安定
C.打击外敌入侵
D.体现皇帝权威



4、判断题  “迨欧战告终,出口之粉渐少,外粉又复倾销,麦产不加多而采购者日众,销路不加广而输入者日者多,国内战祸不已,利率加重,铁路推广无期,运费增高。凡此数者,有一足制粉业之发展,今兼而有之,其何能淑!此后粉业又入盛极而衰时期。”材料表明,近代中国面粉业“又入盛极而衰时期”是在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民国初期
D.抗日战争时期



5、判断题  史学家陈旭麓讲:“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是
A.阶级斗争分析法
B.“三个有利于”标准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