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1:34:36
1、判断题 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指出“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说明《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是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表现在
①对社会性质的界定?②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
③关于国家主权所属的规定?④制定背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判断题 (35分)阅读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节选),回答相关问题。
思想者事实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世界之有完全国家也,自近世始也。前者曷为无完全国家?以其国家思想不完全也。……故今略述其变迁异同之大体,使吾国民比较而自省焉。苟思想之普及,则吾国家之成立,殆将不远矣。
甲?欧洲旧思想 | 乙?中国旧思想 | 丙?欧洲新思想 |
一、国家及君主、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
四、帝王代天临民,帝王之权即神权,几与神为一体。 | 四、帝王非天之代理者,而天之所委任者,故帝王对于天而负责任。 | 四、帝王及其他统治权,非天之代理,而民之代理,非天之所委任,而民之所委任,故统治者对于民而负责任。 |
五、政治为宗教之附属物。 | 五、宗教为政治之附属物。 | 五、政治与宗教,各有其独立之位置,而不相属。 |
七、立法权在少数之人(君主及贵族),其法以神意为标准。 | 七、立法权在一人(君主),其法以古昔为标准。 | 七、立法之权在众人(全国民)、其法以民间公利公益为标准。 |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
3、判断题 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使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贞观政要》
材料二?(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
材料三 (东突厥来归附)温彦博以为,“请……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蔽,策之善者也。”魏征以为,“……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上卒用彦博策…
——《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6分)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朝廷君臣治理东突厥的主张及其结果。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唐太宗还有哪些重大举措?(10分)
4、判断题 & nbsp;读图6。该图中的图例没有完成,如果需要完成,则空白框的图例说明应是
A.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B.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
C.国家资本主义工业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5、判断题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