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1:34:15
1、判断题 把“依法治国”写进我国《宪法》的是在?( )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D.中共十五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1999年3月5日~16日),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根据这一修正案,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国家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等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此选择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这是因为它增长的主要动力是?
A.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
B.获取资金和原材料的能力
C.占有土地和劳动力的能力
D.拥有资源尤其是能源的能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因为知识可以不断更新,可以说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土改后的几组调查材料:1952年对山西49村农民的调查:有10780亩土地被出卖;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农村的调查:有12.52%的农户出租土地;1952年对山西忻县的调查:在被调查的2486户农民中,放高利贷的有20户。
——《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邓予恢在(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用什么办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
——《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 1951年9月全国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的积极性。1953年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继续稳步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15%持平,5%减产减收,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材料四?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果出现了一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破坏农具的现象。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材料五? 1955年7月,毛泽东约见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邓于恢谈话,主张1956年要在现有65万个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到130万个,但邓子恢坚持只按原计划发展到100万个。后来毛泽东批评邓予恢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像一个“小脚女人”一样走路,东摇西摆,老是埋怨别人走快了,走快了,满脑子无穷的忧虑和数不清的清规戒律。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农业互助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4分)
(2)结合有关材料分析合作化的意义。(2分)
(3)农业合作化过程中某些农民的行为说明了什么?(1分)
(4)邓子恢、毛泽东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哪个人的观点更正确?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农村重新出现土地买卖,租佃、高利贷盘剥现象。材料二反映了农业生产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阻碍。从材料一看,如果让这一现象发展下去,就会使少数人发财致富,多数人贫穷破产,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就会在农村复辟。从材料二看,个体分散的经营方式已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只有实现互助合作,农业才能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才能巩固,农业互助合作十分必要和迫切。(4分)
(2)符合广大农民的愿望,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防止了农村的两极分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
(3)农业合作化的速度过快,与当时农村生产力状况,尤其是农民思想状况不完全适应。(1分)
(4)合作化的速度。邓子恢是正确的。据是:材料四表明过快的合作化速度引起了部分农民的不满,给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3分)
本题解析:本题是围绕农业互助合作社出现的原因、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一反映了农村重新出现土地买卖,租佃、高利贷盘剥现象。材料二反映了农业生产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阻碍。即农民无力购买生产资料,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材料三说明了农业互助合作社的作用。材料四反映了农业互助合作社发展过快,出现了一些问题。材料五是毛泽东与邓子恢就合作化的速度问题意见不一致。第一、二、三问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都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第四问,联系材料三就可以知道邓子恢的观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的准确理解与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儒家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宋代理学受到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正统。依此分析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的说法均是片面的。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对互联网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它发布的信息只能是文字,不能是图像
B.它能办到其他媒介能办的事,但价格昂贵
C.它可以模拟三维动态效果
D.其发展势头已经达到最高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发布的信息既可以是文字,又可以是图像,且价格低廉,使用的人越来越多,其发展势头方兴未艾。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