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1:32:27
1、判断题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许多春联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判断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
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②口诛笔伐批“四人帮”,千歌万曲颂党中央
③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说的是新中国建立,人民当家作主;②口诛笔伐批“四人帮”,千歌万曲颂党中央说的是1976年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③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说的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蒸蒸日上。A符合题意。
点评:排列式选择题的特点是要求把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或按时间顺序、空间方位、因果关系等加以排列,选出正确答案。解此类问题可用采用“首尾判断法”,即从第一项或最后一项入手,加以分析排除。若还不行,结合所学知识,从中间入手,找出选项之间的联系,也能顺藤摸瓜,找到正确答案,须注意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据统计,世界贸易组织144个成员国中,有90%以上的成员属于不同形式和区域的经济组织,为顺应潮流,中国和东盟作出了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决策。这表明当代世界
[? ]
A.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B.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市场竞争激烈化
D.商品结构复杂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表述中,材料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 材料 | 结论 |
A | 1801年,穆罕默德·阿里借助人民起义,夺取政权。法国被迫从埃及撤兵 | 埃及从此成为独立自由的近代国家 |
B | 1854年,佩里率舰队再次到达日本,同幕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日美亲善条约》 | 日本开始确立了“文明开化”政策 |
C | 1922年11月,土耳其废除素丹制(王权),1924年3月,废除哈里发制(教权) | 凯末尔改革结束了土耳其政教合一的封建专制制度 |
D | 甘地主张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尽力调解教派争端 | 标志着争取国家独立的不合作运动开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中的史料推不出“埃及从此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国家”这一结论,且该结论与史实不符,因阿里上台后进行的改革,只是揭开了埃及近代化的序幕,因其改革失败,所以阿里改革并没有使埃及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国家,A错误;B项史实与结论间没有必然联系,“文明开化”为明治维新的内容,而不是《日美亲善条约》的结果和影响,B项错误;C项的史实与结论均正确;D项中的史实主要是为调整印度国家内部的矛盾,而非暴力不合作属于印度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该项的史实与结论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D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参考答案:(1)以自然经济为主,农村中家庭手工业比较发达,商品经济较活跃(2分);以(程朱理学为核心)儒家伦理作为人文秩序。(2分) 本题解析:(1)此题主要是从所学知识中进行回答。明清时期上海依然是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人文秩序中宋明理学占据支配性的地位。(2)鸦片战争之后,上海作为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近代经济率先产生。洋务企业、民族工业相继出现,对外贸易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人文秩序可以从近代通商口岸率先接受西方率先思想,近代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3)此题可结合上海作为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史实和地理位置方面的有利条件说明近代上海的发展;同时也要说明近代上海虽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半殖民地状态下其发展是畸形的状态。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所反映出的社会背景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表现为在政治上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周王室的控制力越来越弱;在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士的阶层崛起,代表不同的阶层利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故选A。根据以上分析,BCD均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