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8 11:21: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相同点不包括
A.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大业
B.都适用于“一国两制”
C.都要与外国政府谈判
D.都牵涉外国势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港澳问题属于历史上外国殖民统治的遗留问题,台湾问题属于国共内战的历史遗留问题,这是中国人民的内政问题我们希望国共双方以民族大义为重,举行对等谈判,实现祖国早日统一,因此选C.
点评:港澳问题是中国政府恢复行使主权问题,实质属于国家主权问题,因为历史上港澳被外国侵占。台湾问题是解放战争遗留问题,大陆与台湾的领土主权没有分离,本质上属于国家内政问题,不属于主权问题。台湾问题应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由中国人民自己来解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内容中既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A.清明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春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876 年,美国庆祝独立一百周年而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 37 个国家参展。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 27 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这说明
A.西方人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
B.中国有着悠久传统文化
C.中国还未跨过近代科学门槛
D.中国生产产品工艺落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英、德工业革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中国仍处于落后状态,展品还是农耕时代的产物。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6、17世纪儒家文化西传的主要载体是
A.“四书五经”西译本
B.孔子传记
C.《利玛窦中国札记》
D.《风俗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
(单位:家)

年份
民国
元年
民国
二年
民国
三年
民国
四年
民国
五年
民国
六年
民国
七年
民国
八年
数量
17
37
37
50
33
34
29
23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统计
材料三 下面是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注:1933年月平均生产指数为100。
材料四?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2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
(4)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5分)


参考答案:
(1)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3分)
(2)状况: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2分)
(3)状况: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中的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原因:国民政府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家的爱国行动(或全国形式上的统一)。(3分)
(4)境地:处于困境(或陷入绝境)。原因: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签定《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利于美国侵略。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实行恶性通化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5分)


本题解析:
(1)解答本题需要把材料内容与所学知识相联系。“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指的是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企业出现;“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指的是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这些原因导致了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分析材料二表格的数据可知,民国初期新注册工厂数量大幅增加,反映了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3)根据材料三的《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可知,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从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政策等方面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原因。
(4)材料四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后期,通货膨胀严重;加上美国的经济掠夺、国民政府发起内战、官僚资本的压榨,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点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