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0:39:12
1、判断题 (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和财富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的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新崛起的荷兰、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财富大迁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蒸汽机车和轮船大量出现,英国资产阶级在世界各地收购原材料推销工业品。
——《世界文明史》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蒸汽机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三 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当代全球化研究》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因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 加速了西欧封建主义的衰落;提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促成了荷兰、英国的崛起;也加剧了被掠夺地区的灾难和落后。(每要点1分,共4分)
(2)?影响: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加剧了环境污染。(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得4分)
(3)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交通工具的革新。(答出任何2点就可以得4分)
本题解析:(1)影响抓住价格革命的意义来分析即可,结合教材相关知识进行辩证分析即可,如加速了西欧封建主义的衰落;提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促成了荷兰、英国的崛起;也加剧了被掠夺地区的灾难和落后。
(2)影响从工业革命的影响来思考,注意辩证分析,从交通工具、世界市场、环境污染等角度来分析归纳即可。
(3)因素可从材料三中“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归纳出交通工具的革新;再结合所学知识,联系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来分析,可得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浙江历代人才辈出,诞生了一批影响中国历史的伟大思想家。下列言论出自浙江籍思想家著作的是
①“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
②“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③“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④“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再现能力。据所学知①是明末清初李贽的观点,李贽为福建人;②为顾炎武的观点,顾炎武为江苏人;③为黄宗羲的观点,黄宗羲为浙江余姚人;④为王阳明的观点,王阳明为浙江余姚人。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49年,《共同纲领》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点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内涵: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2.目的: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也是新中国党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依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和1954年宪法的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 调动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是
A.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矛盾
B.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D.经济建设脱离人民需要的矛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八大召开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阶级矛盾基本解决,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题干中的内容就是主要矛盾的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次会议应该是
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干关键词为“菲律宾、去时是敌人,回来时是朋友”,可见中国当时与第三世界国家先有矛盾后化解,只有万隆会议符合题意。在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背景下,1955 年万隆会议召开,会上有很多国家在帝国主义煽动下敌视新中国,攻击共产主义。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周恩来未参加A、D 两项的两次会议,排除B项是世界五大国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而召开的会议,不符合材料的信息,排除。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